我们经常说喜欢做什么,喜欢玩什么。可是能为自己喜欢做的付出多少努力,为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多久?整天把喜欢挂在嘴边,可那真的是喜欢吗?或许只是无聊吧。喜欢有多重?却是业余与职业的区别,生活与理想的区别。
有个认识很久的朋友,她因为喜欢选择了唱歌这个专业。在很多人看来,“音乐”这种艺术专业是没有前途的,不指望红成“巨星”,那就想找个与专业挂钩的工作都比较难。这样的专业选择令人惊讶,而之后的努力却让我感到敬佩。因为学艺术就是“玩玩”的,“玩”到毕业梦就该醒了,这种思想在一般人脑中几乎是根深蒂固了。可她不是来“玩”的,是真的来学习的。她会把别人化妆的时间用来练练嗓子练练气息,把别人逛街的时间去录音棚练练歌。而作为选修课的钢琴,更是练到成为如今的工作。她用努力诠释了什么是喜欢。
我们认识了四年多,她就努力了四年多。刚认识的时候,还是她学校毕业,正因为想要继续出去学习,在和父母闹矛盾。原因嘛也很简单,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小女生,要一个人离家去几百公里外的陌生城市,跟着一个在学校里教过她但半生不熟的老师学习钢琴,甚至食宿都需要自己负责。同时帮着老师教他的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而“工资”只有可怜的几百元,连房租都快不够交的。矛盾不是说还要花多少金钱多少精力在喜欢的音乐上,而是一个女生孤零零呆在陌生城市的安全问题。
在这个学习期间,我也去找过她。住的是储藏室改造的小房间,小到只能放下一张床,书桌和一个小衣柜。记得当时,衣柜上还贴着便签,内容是每天的作息和对练习内容的要求,晚餐时间都要排到七点以后。至于说休息啊,逛街玩玩啊,真的是想想就好了。对自己喜欢的事如此坚持,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么努力,如此坚持就结束了吗?继续听我说吧。
在外苦修一年“学成归来”,终于在一家琴行找到了工作,这是生活与理想最接近的了吧。不求成为大红大紫的“巨星”,也可以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关键这就是她自己喜欢的。
可现实往往喜欢捉弄人,学唱歌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什么收获,市场更倾向于吉他、钢琴之类的乐器。虽然“选修”过钢琴,更是跟着老师“苦修”过,但这毕竟不是她的专业,于是恐怖的压力随之而来。本身比较轻松的工作时间,硬生生变得异常沉重。一天二十四小时,能花多少时间在工作上呢?正常人会说八小时,而她会说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假如需要每天工作学习十二个小时,很多人就会觉得累到坚持不下去,而她每天会在琴行呆到接近十八小时,或许这里才是她的家吧。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准时到达战场,开始看书练琴,晚上下班后,更是练琴练到十二点回家,午休也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事实上她的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只是下午三点半到八点半,周末全天而已。常人难以想象的每天十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可就是这样,每次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都是神采奕奕的说句“还好吧,不累,不辛苦。”这么一坚持,到如今又是三年,这样的喜欢有多重!这么努力,这么坚持只是因为工作吗?不,这应该是近乎狂热的喜欢吧。
所以,你现在所做的真的是因为喜欢吗?还是因为无聊。你为所做的事的付出,配得上喜欢这个词吗?
我也曾听朋友说起过,他因为喜欢滑雪,所以大学就直接选择了北方的城市。他去过瑞士、瑞典、德国等好几个国家,就是为了滑雪为了体验下不同的雪道。哪怕有一次因为滑雪,导致小腿骨折结果康复后马上又回到了滑雪场。虽然后来跟他断了联系,但是我想如此喜欢滑雪的人,肯定能在这个方向上取得很大的收获吧。
这个朋友对滑雪的喜欢,同样超出了很多人的理解。事实上不是不理解,而是他们在生活与理想中选择了生活,所以他们不懂得真正的喜欢可以有多重。
同样,我们“钓鱼人”对钓鱼的喜欢,也令很多人费解。明明不喜欢吃鱼,却凌晨三四点摸黑前往“战场”;明明钓到大鱼还是会选择放生,却要买很多饵天天去打窝。当然,最令人的费解的是,曾经有个老板经营着收益还不错的工厂,却不顾家人的反对,把工厂关了去钓鱼。面对这种行为,几乎所有人都会骂上一句“神经病吧”。可就是因为这种疯狂,让他的钓鱼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逐渐成为了“钓友界”的明星,随之而来的各种渔具代言、渔场的宣传,让他挣得钱反而比开工厂更多。有多少人能为了做喜欢的事情,放弃自己稳定的工作?更不要说放弃这样优质的生活了。从业余爱好转变成职业,他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把理想变成了生活,同时还不负家人的“埋怨”吧。
最后说一句,选择业余还是职业?生活还是理想?你有多喜欢,就该有多努力多坚持。只有在把业余变成职业把理想变成生活之后,或许才会明白,喜欢会有多重。
还敢轻易说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