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要:
一个清晰界定的工作方式对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分享环境至关重要。
在团队成立的最初两周之内,领导者应该举行一次为期半天的全体会议,就团队作业的基本原则和团队宪章达成一致。
每位成员的具体目标
工作时间,以及可能会加班的情况
所有人公开主动提出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接受指导
领导者可以向大家公开自己的年度鉴定
约定要建立一种清晰的意见反馈机制
整个团队共同制定一份工作计划
所有端对成员都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反馈意见,在必要的时候学会别放在心上
团队每六个星期,必要情况下可以更加频繁,至少进行一次工作总结
来源:《哈佛管理课 分享 激励 领导》
之前相关经历:
好吧,其实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团队,但其实有这样的梦想,希望团队长成这个样子。比如之前听到联想的朋友说他与上司制定了个人年度发展计划,细致到一年要做几次演讲等等,然后中间有回顾和改进。到了年底,基本能够完成绝大部分事项,我就表示很羡慕。
不过总体来说,成长还是靠个人的。自己应该要这样对待自己,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最近看王石《大道当然》这本书的时候,对他所讲的这个故事很有影响,跟团队激励有关:他辞去总经理职务后,新上任的总经理跟他汇报工作,前两次只要新总经理说到第3点的时候,王石就知道接下去的5、6、7是什么,然后直接接过话头,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到了第3次,王石发现新总经理在汇报的时候,不再两眼冒光,说完第3点的时候自然停顿等待王石指示。这一次,王石强力忍住自己的意见,示意让对方说完,并最后说“我没意见”。事后,他反思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独立空间,自己也是这样一步步过来的。
哈,我想这就是激励。
以后如何应用:
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自己
每年应该对自己的成长有更加明确的期望、计划
定期回顾,至少一个月回顾一次
团队
如果之后能够带一个小团队的话,应该按照上述做法来试行,关注个体的成长期望、兴趣点很重要,只有工作与个人兴趣点结合之后,才能促进他人能够有持续前行的动力。
另外,团队的目标一定是大家共同制定的,不能只是领导自己说了算。这样会逐渐让大家丧失了主动积极的乐趣,渐渐地就会养成等待决策、等待安排任务、等待跟进进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