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影片讲述了1959年,内向的托德•安德森前去威尔顿预备学院读书。他的室友尼尔阳光开朗,却天天受父亲管制。一天,他们班上迎来了新教师约翰•基廷。基廷以反传统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提倡自由发散式思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把握自己的人生。
这是搜狗百科的影片简介,令我惊奇的是这部影片的分类竟然是喜剧,这是否是个反讽不得而知。
约翰•基廷先生是个风趣有理想的人,他的上课方式新奇有趣,打破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托德•安德森安静内向,遵纪守法,是个传统的好学生,尽管一开始他并不喜欢约翰•基廷老师的教学。托德•安德森的室友尼尔,是一个热爱演艺,思维敏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可爱少年。尼尔的父亲尽了很大的努力将尼尔送进威尔顿预备学院学习(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他将自己未完成的夙愿寄托载了自己的儿子身上——即成为一名医生。
在遇到约翰•基廷先生后班级里的孩子们开始追逐自己的内心,遵循着“carpe Diem”(及时行乐),组建了一个社团名为“死亡诗社”。那是这部影片里最欢快的一段时间,这些即将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们开始要冲破牢笼,空气中弥漫着自由的味道。
托德•安德森终于有勇气去追逐自己喜欢的女孩,尼尔成功上台演出了一次,在一切顺意得酣畅淋漓之时,悲剧诞生了。
尼尔的父亲在尼尔演出后愤怒地谴责了自己的儿子并要求儿子转学,美梦破碎的尼尔在夜晚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应了那句话“我本能忍受黑暗,再我见到光明之前。”荒诞的是,尼尔的父亲竟不觉醒,闹到校方,最终约翰•基廷先生被迫离开,影片结束。
事实上,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的感触不是特别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于约翰•基廷先生的塑造不够,他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但我看却不到他的远见,他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又任由其发展。在那个时代,若说要改革,单凭约翰•基廷先生的力量是不够的,加上半个班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少数学生的力量往往最容易被瓦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实现自己的改革美梦是不实际的。尽管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改革者,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出色的教师,他在同学心里埋下了自由和希望的种子。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鲁迅的一段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那么让学生们觉醒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冲破社会的桎梏是件好事么?但是不醒来又怎么知道能否成功呢,就像尼尔不去努力怎么知道自己得不到爱情呢?这真是发人深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