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清醒--如何用价值观创造价值》,区分清醒的员工和不清醒的员工,有几个素质:前三项是性格特征,包括无条件的责任感、本性的正直、本体的谦逊;接下来三项是真诚的沟通、建设性的协商和完美的协调;第七项素质是前六项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也就是情感掌控。
在“无条件的责任感”部分,我对自由与责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说到自由与责任的时候,都会想起netflix的文化手册,自由与责任是他们文化的核心描述。而在这本书里描述的自由与责任,我看到了更新的关联。
01 重力问题
在设计思维中,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二个步骤是识别真正的问题,要确定什么是重力问题,什么不是重力问题。本书中也提到了重力问题,一个例子---笔为什么掉了。拿起一支笔,松开手,笔就会掉落到地上,你说说,原因是什么呢?
另一个例子,今天星期一,早上车特别多,堵车,有个地方还发生了车祸,因此迟到了,但是一早还有一个会议,马上就要到开会时间了,还堵在路上,这个时候,你如果给领导打电话,会说什么呢?迟到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周一人太多?有车出车祸?一早下大雨?还是别的什么?
因此,从看到真实问题的视角和能力,可以看到有这样的两个角色。
02 受害者VS参与者
书中提到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参与者,每个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地会用这两种角色中的一个来放在自己身上。
受害者只关注自己无法影响的因素,认为自己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人,通过自称无辜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原因都是外部的”、“问题都是别人的”。
参与者则不同,他们关注自己可以影响的因素,将自己视为可以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人,通过经历而为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他们遇到问题会说:我准备。。。。
受害者随时准备为自己进行无罪辩护,参与者愿意掌握自主权。
03 指责能力与反应能力
这两个能力分别是受害者和参与者常用的能力。
指责能力,认为问题不在自己身上,通过指责他人,来进行自我的保护与防御,让自己处在一个安全领域。
反应能力,对于外部的情况做出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是你可以做出“选择”的能力。不可能一切总是如意,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而指责他人并不能让我们的目标达成,更不能让我们得到幸福的生活。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境遇,在他著名的著作中提到:我们这些进过集中营的人都记得,有的人走到各个牢房安慰别人,将自己的最后一块面包让给别人,他们或许为数不多,但足以证明一个人可以被夺走一切,唯独一点例外,人类最后的自由,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在任何条件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正是这种无法被剥夺的精神自由,令人生变得富有意义,有所追求。
看到了吗,这就是两个角色常常调用的能力,而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自由程度。
04 责任与自由
关于自由,大家都有很多描述,比如:所谓自由,就是能够决定不做什么的能力。或者,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有约束的自由。
以上,是关于什么自由的一些描述,而自由来自于哪里呢?是来自于约束吗?
是来自于责任。
作为参与者,没有去指责他人,而是主动对外部环境进行反应,主动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对他们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有无条件的责任,虽然问题也许是别人引起的,但只要会对自己产生影响,就需要去承担无条件的责任。
而正是承担了责任才能给自己带来自由。
什么是自由,最重要的就是有主动权,主动去面对、主动去选择,及时失败,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物理上的自由,实际上是来自于心灵上的自由。但我们带着参与者的状态去对外部环境进行反应,去承担无条件的自由,自然也就对外部环境有了主动权,这本身就带来了心灵上的自由。即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能够“主动面对解决问题”。
在教练中,也会问到客户:什么是你可控的?什么是你不可控的?从这个回答里,也可以看出客户是受害者还是参与者。
因此,你想要自由吗?首先去承担责任吧。
今天抽到的卡片:井底之蛙、王冠、小红帽。我强行关联一下吧。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小小的天空,以为那就是外面的世界。实际上,一直没有做出主动的选择,真的去进行尝试,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
王冠,这是荣耀的象征。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在某个领域摘桂,实现更多的话语权和财富积累,就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实现更大的价值;
小红帽,童话故事里可爱的小女孩,也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弱者。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安全承担起责任,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需要保持清醒,保持判断,否则就会失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