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所謂五眼,是觀照的方法,是如何從自我的界限,
漸漸擴大,讓自我回到本源之中。』
有一位經濟學家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金剛經》的理念,
認為如果按照《金剛經》的理念去生活,
實質上是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並得出這麽一個有趣的結論:如果沒有經濟學,
這個世界照常運作;如果沒有《金剛經》,
這個世界也照常運作——但一定是以粗糙的、混沌的方式運作。
金剛,是譬喻,取其堅硬鋒利之義;般若,則是智慧。
以金剛之貞,至堅至利、能斷難斷,擊碎萬物;
般若空慧,斷眾生難斷之惑,是名金剛般若。
確實,對於個人而言,就算你沒有讀到《金剛經》,
也一樣活在這個世界上,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成敗得失,
或精彩或無聊,日子一天一天地過。
如果你讀懂《金剛經》,你也一樣活在這個世界上,
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成敗得失,或精彩或無聊,
日子一天天地過;不過,這個“過”裏一定會有不同的旋律。
《金剛經》開頭,顯現了一種日常的生活場景,
佛陀和他的弟子就像普通人一樣,餓了吃,困了睡。
佛陀的每一個姿勢和行動,都洋溢著從容和平靜,
可以體會到佛陀在每個日常的片刻裏都享受著生命的喜樂,
就在此時此地,就在當下,很平常的樣子。
外表上看起來,好像和我們這些平常人沒有什麽兩樣,
而實際上,完全是不同的境界,
佛陀帶著一種不為外界幹擾的平靜的力量。
當這種力量充滿你的日常生活,你不會害怕失敗,
不會害怕生病,不會擔心失業,不會恐懼死亡,
不會在成功裏迷失,不會在得到裏無聊。
如果你不再焦慮,不再害怕,不再擔心,不再恐懼,
如果你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覺知,
任何時候都具有穿透的洞察力,那麽,不論你在做什麽,
你都會用心投入,不論什麽結果,你都會滿心歡喜。
佛陀說,你要回到你自己,那個自己是去掉了假象的自己,
是如如不動的自己,安住在真如中的自己,不受煩惱侵襲的自己。
當佛陀說“無我”,是在提示我們,我們所執著的那個我,
其實不是真正的我,只是一個有生有滅的“臭皮囊”,
只是一堆不斷積累起來的“習見”。
我們以為身體是我們自己的,因此,不斷地努力滿足身體的愉悅。身體引起的感覺,主宰著我們的生活。比如冷了我們要穿衣服,
餓了要吃飯,等等,還有各種意念、看法,
指引著我們生活的方向,因此,
每個人實際上都生活在由身體和觀念構築的牢房裏面。
但是,身體只是一個身體,一個不斷衰老直到死亡的形體。
僅僅死亡,足以證明它不是理所當然,也非絕對,更非永恒。
因此,為著滿足身體的需要所作的努力,
有一個適當的度,如果生活的目的,全然為著滿足身體的需要,
那麽,自我就成了身體的奴隸。
名聲之類似乎是比較超越性的東西,但是,
如果你以為你的名聲或職位,就是你自己,也注定會痛苦。
因為,名聲、職位建立在別人的看法之上,你自己無法左右。
當職位不再或名聲消退的時候,就是無邊的煩惱和痛苦。
至於觀念,更非我們自己具有,
而是社會透過家庭、學校等賦予我們的。
我們大部分人,一輩子就在自己的身體所需要的,
以及自己的名位上,以及無數的觀念、意念上打轉。
許多人的生活看起來很舒適,別墅、地位、名聲,諸如此類。
然而,往往是舒式圈的生活,空洞、無聊、煩惱,占據了心靈。
所以,佛陀說,要回到你自己,
回到那個不受身體、名位、觀念束縛的自己,
那個在當下向著無限敞開的自己。
那個身體還在,當割破了指頭,還是會痛;
那個職位還在,那些觀念還在,
你感覺到那個痛,但同時更觀照到那個痛;
你處於那個職位,但同時更觀照到那個職位;
你每一個念頭產生時,你都會覺知到,都會觀照到。
這樣,你不會完全服從於你的身體、你的觀念,
也不是要泯滅你的身體和念頭,而是把他們放下,
放在大自然之中,放在一個無限中,讓它們返回到根源上,
返回到整體性之中。我是我,同時,又不是我,所以,我是我。
佛陀用“無我”的說法,啟發我們可以從自身抽離出來,
從一個更遠更廣闊的角度來觀照自身。
《金剛經》裏說到如來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所謂五眼,是觀照的方法,是如何從自我的界限,
漸漸擴大,讓自我回到本源之中。
讀《金剛經》,不是做學問,而是實實在在的修行,
把自己的心修成迅猛的閃電、堅固的轉鑽石,
無論什麽形色或觀念導致的煩惱或誘惑,
都能洞察清晰,都能穿透現象進入本質;
無論什麽形色或觀念,都不能影響到自己,
而會讓你面對真相,回到自性。
金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