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活动演练收获
今天有机会和Z老师进行了一次白皮上上,BOX活动的演练。关于这件事情我两个是一拍即合,有点时候自己读书,特别是专业书籍,会遇到困难,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想找人请教也是需要机会,刚好我们两个都有这样的困惑,又觉得书上的BOX活动非常的有实操意义,就这样我们进行了一次不一样的约练。实践书上的BOX活动,并且展开讨论。
首先我是访谈者,Z老师是受访者,我一开始使用书上原有的问句,但是又发现有些地方完全按照书上的问似乎有些生硬,所以调整到贴着的同时使用那些问题,似乎能引发更多的思考。中间省略掉了一些问句,当时觉得好像Z老师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所以我就直接跳到后边两句了。可回头再想,其实省略是不合适的,因为那些问句的设计都在寻找他的资源,寻找她的支持系统,当发现这些资源的和支持系统的存在,也许会让当事人意识到她拥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力量感会完全不同。如果我这样问会不会好些:听到你说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真是替你开心,不知道你用了多长时间养成这个习惯的?在这个习惯的养成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都是怎么应对的?
特别是自己一开始省略掉的部分,回头我们再次讨论的时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开始觉得那样问有些重复,当Z老师反馈给我她的信息时,发现是没有重复的,只是不同的表达形式。包括这些问句的设计是前后呼应的,从第一句的......希望有何不同?到倒数第二句的,当这些习惯养成后,你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不同?前后呼应希望和远景,后边再次强化远景,在接着问一句,说会因为你养成这个习惯问收益或开心?引导当事人发现他的改变给他身边的人(很可能是重要他人)带来的好处,自我效能感完全不一样。这也许就是想象远景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