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与大家分享这本书《正见·佛陀的证悟》是因为我自己从这里获得了很多启发,对塑造更好的我有很大帮助,也从中了解了一些佛学文化。与其说是一本与佛学相关的书籍,我更愿意说成是与自己对话的书。作者是佛界非常有名的大师,李连杰也为此书作序。在阐述主题时,我想先说点别的,毕竟一看,佛陀的证悟,哇噻,太高深了,还是不看了吧。然后我就尴尬了,码字也辛苦啊。
1 在没有接触佛学及相关读物前,我对佛教的理解很不纯正,认为很神秘,还带有点迷信色彩。认为中国各地有这么多的庙宇寺院是因为佛教的悠久历史,是一个传统而被民众信奉,自然去到一些有寺院的景点也会虔诚礼拜,不敢大声说话。
2 也遇到过,有人在谈论佛教时的一副不屑,他们把佛教与封建帝制,与迷信联系在一块,认为消极的想不开的人才会去出家,然而对基督教却有着很大的宽容,对基督教徒也很宽容,似乎基督教就是民主与现代化的象征。
现在看来,都是对佛教的偏见和误解。因为初识佛学,只是看了些文章介绍,经书,但对于佛学理义还未系统接触,因为太深奥,而我慧根太浅。我也只能从我的水平来说一说。
佛教不是迷信,相反是正知正见。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也是人,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因为想要寻找痛苦的根源,而放弃显赫的身份地位,自己一个人去探索,去禅修,最终大彻大悟,成了佛。佛代表的是觉悟的层次,因觉悟的不同境界分为,佛、菩萨、罗汉等。所以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需要的就是觉悟,是般若,是智慧。而人都有佛性,只因妄想分别而不能证得。(我们在电视看到的那些神仙,玉帝其实是道教的文化)
真的是因为想不开才去出家吗,出家是消极避世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出家动机,但若决心不够,不正,这样的动机终究会使之还俗。大凡真正的出家人都经历了很多,而后了解了空性和无常,不再执着于世间的名利情爱,不执着自我,他们才是真的勇士。是真的放下,却不是放弃。
当然,这里不讨论那么高深的,我们没有那样的觉悟和境界,我们只不过是世间行走的有着种种欲望的凡夫俗子。但是,有一点确是十分重要,就是,接触佛学,可以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完善我们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让我们更坦然地看待无常、得失、烦恼,所谓修心。至少对我很有帮助,而且我并没有看什么教义理论,如果机缘到了,再看那是自然而然的事吧。
所以,要说的就是,我从这本书得到的智慧和开悟-从心理,情感上如何管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分享给大家,相信,总会有一点对你们有用。
一、不确定性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恐惧和焦虑是人类心智中主要的心理状态。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求。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人心对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恐惧。
看到这段话,我第一感觉便是,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恐惧和焦虑,原来这是人的常态。我就是那种心里有事放不下,焦虑,只有解决了,才能安心的人。我总是杞人忧天,担心事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害怕不确定性,害怕没有结果的等待,害怕接下来的处境更糟。却不知道的是,世间没有哪一样事物不是不确定的,都不是说能永恒不变的,能够预知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知道了不确定性,便能有勇气接受好的不好的,在面对坏情况时,能够不那么痛苦忧愁,反而是表现出一些淡定从容。
比如:
因不理想分数而没有评上奖学金时,可以不会那么失落,怅然;
没有完成上级任务而受到批评时,可以不会那样忧虑,转辗反侧;
在治疗后面对的还是不合格的检查报告时,不会过分难过,甚至哭泣;
在面对亲人去世时,不会那般痛苦,或是痛苦的时间会缩短;
在辛勤付出得到回报后,不会异常兴奋,相反有种淡然;
……
因为我已经明白并接受了不确定性,认识了人生无常,并慢慢地学习让自己不去恐惧和焦虑。
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或天启,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半过程。我们只要生而不要死,只要得而不要失,只要考试结束而不要它的开始。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仅仅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不论是正面或负面,我们都能善用它们。财富、健康、和平、名望,和它们的反面一样,都是暂时的。
是的,我,我们都只想要无常的一半,只要生不要死,只要得不要失,只要快乐不要烦恼,只要恋爱甜蜜不要磨合争吵。可是,看了这书后,才恍然大悟,有天晴就有下雨,有别离才有相聚,这都是一个整体,是没法分而论之的。也是因为无常,所以很多东西都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甚至往你期许的方向发展,是的,我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比如:
害怕得不到奖学金,便会在平时加倍努力;
减少患肺癌的概率,可以选择不抽烟;
不体弱多病,可以加强锻炼和补充营养;
不想与恋人争吵分手,就会多替对方想想;
不想当个穷屌丝,就会拼拼拼;
不想再被人叫胖子,就会控制饮食,运动;
不想亲人离世时后悔,就会多珍惜多关心;
……
二、 人痛苦,是因为情绪(一切情绪皆苦)
无论如何,直接或间接的,一切情绪都生于自私,也就是说,他们都与执着于自我有关……当某些特定的因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产生,例如,当你突然认为某个人在批评你,忽视你,或者是在剥夺你的利益时,相应的情绪就会生起,而此时,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我们被鼓动了,检视情绪,将会发现其实那是误解。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在分别心的成分……每一刹那,无数的情绪因为我们的误判、偏见和无明而产生。
爱恨、罪恶与无辜、悲观、嫉妒和骄慢、恐惧、羞愧、悲伤和喜悦……所有这些不同的情绪来自一个源头,也就是无明的根源-执着于自我。
佛学里对于自我阐述得很深刻,说实话,我也不是多懂,把那些解释放在这里我想大家也很难懂,我理解就是,我们很看重我们的身体、感受、想法、行为、和意识,因为这些都有"我"的概念——我身体,我觉得,我想到……而且认为是恒常真实的,所以才总是从自身出发,自我主义很强,执念很深,放不下那些身外物,才会在失恋后很痛苦,破产后一蹶不振,为了名利金钱铤而走险等等。但是,悉达多(即佛祖释迦摩尼)了悟到,自我是虚幻的,自我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无论是身体的,情感的以及概念的,都是由不稳固、不恒常的部分所聚合而成,因此随时都在改变。这也是接下来要提到的空性,我在书中又一个很伟大的认识。所以,世人就是太执着于自我,执着于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产生各种情绪,乃至烦恼痛苦。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是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不完整。这些无明,都导致误解和误判,高估和低估。我们在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行动,就不会有信心。我们根本的不安全感因此而生,创造出所有这些有名或无名,已知或未知的各种情绪。
因无明导致的情绪,也是会让人痛苦的,比如误解好朋友,恋人的意思而伤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空欢喜一场,最后以失落告终;因为自负惨淡而归,也是很沮丧的。无明,我想就是没有智慧吧,智慧可是从来不等于智力,不等于聪明的。
那么,爱呢,这种令人愉悦的情绪,怎么说也会痛苦呢?悉达多认为,爱或许是愉悦令人满足的,但是它不会凭空独立地出现,必须依赖某个人或某件事,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说,他她就常受束缚了。比如,恋爱是美好的,但你可能因为另一半的占有欲太强而不悦,但是隔天你又因为他的占有欲不够而不快。因为太爱对方而总是让自己妥协受伤,因为太爱对方而束缚了对方自由等等。还有父母对子女的殷殷期盼却让子女压力颇大,这些爱都表现出了不能承受的一面。
看到这,我才发现,虽然我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但却是一个管不住情绪的人。怎么说,就是脾气不太好,容易急躁,上火,然后不自觉地伤害了亲近的人,弄得自己也难受。有时,我那情绪是幼稚的,比如,我一边气得跺脚,对方却是在看我笑话,无动于衷,还觉得我生气特好玩!然后我就会更加来气!我还爱较真,总要说道理,认为对方说错了,要纠正过来,可是人家不买账,然后就争争争,最后人家以退为进,不和我说,而我会更恼。看了这书,发现这也是一种情绪活动,喜欢把个人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可是人家完全没必要按我的来,对和错都是相对的。还多很多例子,比如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迁怒他人,比如早上碰到不爽的事,那么一天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我真的管不住情绪。而这些情绪,真的是让我烦恼,似乎没什么快乐的事。
既然认识到了情绪是痛苦的根源,无明执着于自我是情绪的根源,那么我们如何调节情绪,让自己变好,不要做情绪的奴隶呢?
与自我作战
控制并减少自己的欲望、贪爱,克服骄慢、自怜自我感动,切记不要妒忌。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这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与自我作战,不执着自我,另一面也要多想着他人,从自我中走出来,有一颗热情利他的心,这样得到的情绪也不是消极的。
培养对情绪的觉察。如果情绪正在生起的时候,你能够有所察觉,即使只是一点点,就能够限制它们的活动,它们变成像有监护人在旁的青少年。
所以,我想有这个情绪念头时,就要给自己说,不良情绪要来了,怎么办,然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避免,不能避免的话,那么有没有减少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法,一步步观照,形成习惯,就会有所变化的。
如果我们只能再活两天,我们的行为就会改变,不会再执着于把鞋子放整齐,熨平衣裤。可能还会去购物,但会有一种全新的心态。如果我们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如幻般存在的话,我们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态度,在生活中体认幽默,能避免痛苦。
我们仍会经历情绪,但它们不能再戏弄我们,我们仍会堕入情网,但没有被他们拒绝的恐惧。我们会用自己最好的香水,而不会留到特别的场合再用。如此,每一天都会是特别的一天。
三、 一切是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家看到这个观点,是不是认为,这个就是消极无为的表现了,其实不然。大家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肯定很熟悉,什么意思呢,我也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理解来说明。色,指的是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现象,物质;空,指的是事物的本质,空性,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变化当中,没有哪一样可以永恒的。虽然,以前的我也是我,现在的我也是我,但是,还是会有改变的,比如皮肤,性情等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也是河流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一个辩证法的例子。再比如,这辆汽车,是一个整体,但是由很多配件组成的,每个配件又能拆卸,解构成更小的零件,乃至肉眼看不到的原子分子,就这样一个大物件消失了。这里的,色即是空,即讲万物都是处在生灭变换中,即是空性,一切事物都是幻象。但是空性也是要依附物质显现,所以空即是色。是不是有马克思哲学那么点意思,不断变化又相互依存转化。
空性也不应该被解释为存在的否定,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这个相对的世界不存在,因为要否定某个事物,你就要先承认有某个东西可以被否定才行。空性也不会消除我们日常的经验。他也不是虚无主义者,否定世间存在事物的显现与功能。悉达多只是建议我们,检视自己的经验。
比如,每个人对于美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她很靓,但是我的朋友却不认为。有些经验并不是那么靠谱。
悉达多认为,这些都是表象,并非真实的。也不是能够永远抓得住的。所以有很多人总是会有执念,执迷于顶尖时装、高级餐饮、名流地位等奢华,但远远超过维生需求的范围,使我们变成追求标签的傻瓜,接受一些完全和材料价值无关的荒唐价码。也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迷离,糟糕的大卖座影片可以获得大利润,而一部付出真心的优秀影片却只有少数人观赏,因为不符合大众口味。我们的实用主义太过头了。
说到我自己,我以前也总有很多欲望,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每天处在紧张的状态下,身心忙碌,最后似乎什么都没得到。我一心想着要优秀,可对金钱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大,那你会问这样做为了什么,为了证明给别人看,我可以。其实真的很累,压力大,尤其是自己的能力跟不上野心时。而且,给自己的时间又不足,不知道去等待,很多时候,自己尽力了,就只需要慢慢等待就够了,可我会着急。还有因脸上突然有了斑而焦急,可她们说,没人那么仔细凑到你眼前去看你的,而我却常常困扰,是不是很可笑。不是外相困住了我,而是我对外相的执着困住了我。
四、涅槃超越概念
这个对我来说太深奥了,更不能卖弄了,就不说了。
最后想说,
距离第一次看这本书,已经半年,这本书也看了几遍,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抛开与佛学相关,这本书完全就是写到了内心,就是把赤裸裸的人性放在了台面上去剖析,教我们为人处事,我想每个人都需要它来认识自我。
另外,上面提到的四点,就是佛教两千五百年的基础,称为"四法印",一般认为包含了佛教的一切,而大家看到前三点,我想肯定不会让大家觉得特别生涩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真的不错!写这本书的人是个特厉害的人物,谁,稍作介绍,译者也是很有水平的。当然书中内容不止这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
再说说现在的我,确实和以前的我,有了改变,应该说是进步,自己也有所察觉:
心态更平静了,看开了些,没有那么重的得失心。还是认为需要奋斗,但不会那么急功近利。不那么会因他人的批评而懊恼自己,也不会总想着去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也能较快恢复,更加淡定了。斑也好,皮肤变差也好,都不是多重要了,因为时间是往后延伸的,人如何都是会变老的,而且经历多了,有比斑杀伤力更强的事物需要去面对。朋友也所发现,我没有那么急性子了,说话虽然还是会呛,但是有收敛了,语气更柔和了,还认为我"境界"提高了。
所以说,人都有佛性。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习气、想象和贪著中觉醒。修心和禅定是处理心流最迅速、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如同悉达多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
修心就是修行,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一起加油!
佛学,实际上是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嗯?那么,你有没有对佛学有那么点好感呢?哈哈
作者: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享誉世界,是当今世界公认最创新、最具创意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兼上师和导演于一身,曾任贝托鲁奇电影《Little Buddha》顾问,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电影蕴含惊人的能量及丰富的人文精神,犹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屡获佳评、获奖连连,更培养出一群追随的工作人员及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