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除了高声呐喊,浅吟低唱也是表达。
每年母亲节,都能在朋友圈看到各种赞扬母亲的文章,大家相继转发,或加上祝福的话,或配上儿时的合照,隔空与母亲道祝福。有人不善言辞,有人羞于张口,这种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表达途径。
今天,我想讲讲朋友圈没有的故事。
ZL,90后互联网从业者,老家江西上饶,一个小地方。在帝都工作生活已经5年,跟所有北漂的年轻人一样,相信这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城市,有无限可能,不管它是不是真的。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已经50出头。初三文化水平,实在很幸运。毕业后回家帮忙收拾农活,然后嫁为人妇,相夫教子。一辈子勤勤恳恳,与人为善,与人不争。
ZL跟母亲生活的时间很长,大部分时间都住家里。从孩童时期到初中的16年里,在母亲的呵护和唠叨下成长。后来考入理想的高中,母亲不放心他一个人生活,又坚持陪读了三年。终于考上大学,走出小山村,既兴奋又紧张,他看见母亲的高兴骄傲,看不见母亲的失落不舍。
叛逆的年纪,年龄差距,代沟,很容易与母亲产生隔阂,每一个少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那些后来称之为遗憾的所有不愉快就是代价。
一直以来作为乖孩子的他,大学可能是他释放天性的第一步。开始结识更多师长同学,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黏母亲了。与室友聊天熬夜打游戏,跟对象逛街吃饭秀恩爱,母亲在城市的那一头,为儿子感到高兴。ZL还经常往家里打电话,只是回家越来越少,总是听到母亲说不想让他回,家里都好,念书重要;他听不到母亲的我想你,路费贵,钱难挣。
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给他准备一桌美食,他数着步的等母亲从厨房端菜,然后一顿狼吞虎咽,不久消灭干净,母亲收拾碗筷,他去休息。他尝到了好吃的菜肴,没看到母亲的辛苦准备。
终于他完成学业,开始工作,到了更远的城市——这里有梦想,也有规则。他开始“变得”很忙,“觉得”很累,下班晚回去便睡觉,下班早回去学习提升或者娱乐放松。电话少了,回家也是遥遥无期,如今陪伴他的不再是16年之久的母亲,是手里的发光屏和里面的世界。
三年前有时间可以回一趟家,母亲生病初愈,他想回家看看她。一如往常,母亲端着菜从厨房出来,他数着步的等母亲出来,却怎么也无法删除那多出来的一步。这个坚强的男孩这一刻眼眶湿润,像个孩童。第一次,他看到母亲青丝里藏着的白发,没有看到满桌的菜肴。
母亲老了,生命之常情。
那一步的长度,每天都在增加,直到有一天它成为脚印,消散在春风里,只留给他永远无法丈量的回忆。
她是世上最伟大的谎言家,说了所有温柔的谎话,你全都信以为真。她很贪心,想要得到你更多的爱,但又简单知足。她,是你的母亲。
预防将来遗憾的最好方式就是敢于原谅自己过去的不作为,从现在开始为她做一点儿小事情。
节日的时候发一条短讯,打一通电话;给自己预留时间,每年回去看看,一起做饭,一起聊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一起出去玩。
所有做不到、完不成的理由,都是借口,都是在自我设障,这种最本能的爱意表达却因为长大成熟而被禁锢起来,慢慢退化。
在你离家远游时,你与她的连接变弱;在你找到另一半组建新生家庭时,你与她的连接断开。
时间有限,请分享一些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