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财经类新媒体最近出了一篇商业稿:《车做出来了,却选择放弃丨共享单车暴风眼,凤凰最艰难的决定》,戳中了我的兴奋点。
大家都在关注风口浪尖里的独角兽,但处在风口中的上下游产业姿态如何,尤其是传统行业,能否趁风扶摇而上,亦或是被卷入旋涡,也是很有趣的故事。
对于共享单车,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新闻都是围绕这个风口本身的个中故事,或者同处在“共享”概念的横向产业,比如共享充电器等。这是我第一个看到写共享单车上游制造链条故事的媒体。
上海凤凰自行车,这家拥有120年历史的老牌自行车制造企业,如何在这场资本与技术的厮杀中,徘徊行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商业故事似乎并不那么主流,尤其是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随着资本、技术和噱头涌向风口的前端。
记得汶川地震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当所有的报道都指向灾难事故现场,各种残酷的现实中感人的种种故事,只有忘了哪家的媒体报道了一家并没有直接受到地震影响的四川小企业,由于这场灾难导致企业供应端停滞,损失惨重。该新闻获得了报道该事件的桂冠。
没有获得庞大的注意力并不代表不重要。
叙事结构是传统的,从故事刚刚开始发生的动作开始。信息来源是对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的总裁王朝阳的采访。
第一章节,艰难的选择。对于是否要进场这场共享单车的盛宴,王朝阳是如何考量的。即作为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上海凤凰是不是要自己做共享单车,风险和收益如何。
中间也有场景描述:“ 52岁的王朝阳说这句话时,坐在总裁办公室的深色大沙发上,对面是红木大办公桌,这是传统企业老总的典型办公场景。他声音洪亮,健谈,神态显得放松。”看来是在王朝阳办公室里进行采访的。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强调“传统企业老总的典型办公场”?我其实是不明白的,为了就凤凰选择保守的当共享单车的供应商,而不是直接参战这一点做铺垫?有了问题:场景描述中什么是应该关注的?
第二章节:ofo与摩拜之间的抉择。凤凰为何选择了和ofo合作,中间的考量是什么?这一章对于我的价值点在于通过一个上游制造链条的企业提供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共享单车两大巨头ofo和摩拜之间产品的差异性,这个是很细节的信息。信息来源是对凤凰的市场部王会和张朝阳的采访。
里面有个细节描述让我有点困惑:“市场部王会记得那次会议,他们围坐在长宁路518号凤凰新办公楼3层小阳台上,当时下了雨,大片露天区域湿漉漉的,但没人顾得上那些了。”这样的信息是怎么挖掘的?问家人当时开会的场景如何?总感觉有点奇怪。
第三章节:风暴眼中的权衡。凤凰未来战略如何?上升到汽车制造商整个行业,这个行业在风口中的机遇和风险。也采访了另一家自信车制造商——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龙。
最后用主要受访者张朝阳的一个strong quote结尾:“我们身在风暴眼中,要立得住,还要往前走。”也很符合老师给我们讲的新闻的一个结构:diamond structure。
其实分析完后,发现也是很常规的行文逻辑。即最初面临风口的战略抉择、选择以供应商的身份进入风口和如何选择与两巨头合作、未来战略,上升到整个行业的命运。而最后的quote也有点企业家精神的彰显,有一点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