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天杭州一直在下雨,下午的时候雨停了,太阳居然还出来了。学校里犹带着水珠的绿叶纷纷在明亮的阳光里舒展,可几近黑色的树干仍提醒我们刚刚过去的大雨。
来杭州之前一直都不喜欢雨天,因为北方的雨天里,我的裤腿上总是会溅满泥点,这一点像极了妈妈。不管我怎么小心翼翼,一路走过去裤子总是惨不忍睹。
决定来杭州前,是下了一番决心的。记得我高一的语文老师就是浙江人,在她的话语里,我知道江南的冬天总是阴冷潮湿的,房屋的根部也会因着潮湿而长出绿色的青苔。屋里还没有屋外暖和,屋外好歹还有太阳照着。
而对从小在北方的火炉和暖气中度过冬天的我来说,冬天的记忆是干燥而温暖的。
记忆中的冬天,我们总是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吃饭。偶尔会有爆裂的一声,一簇火苗就会蹭的窜上来,明亮的火焰映红了白色的窗纸。有时候爸爸会在火炉里烤几个红薯,自家种的红薯烤熟了以后掰开一看,焦黑的皮包裹着黄色的瓤,还冒着丝丝的热气,仿佛要流出汁来。因为天冷不爱出门,冬天也给了我们更多相处的时光。
来杭州以后,我才知道冬天还会下雨。穿着雪地靴厚羽绒服,结果还得撑着雨伞,这样的混搭一开始真心很难接受。回到宿舍,也是阴冷阴冷的,仿佛天地间没有一处温暖的存在。第一年冬天,实在扛不住,让我妈妈从家里寄过来两床棉被。于是每天晚上,我身下铺着毛毯,上面盖着三床棉被,把自己裹得跟个粽子似的才能入睡。
习惯了北方呼啸凛冽的北风和简单粗暴的寒冷,南方如虫噬般的丝丝阴冷真的是让我无处躲藏。
让我对杭州的雨彻底改观是有一次我坐194路公交车到市区,经过景区的时候,我看到路边那一株株历经沧桑的大树就那么直直的立在冬日的雨里。被寒冷染红的叶在雨里越发艳丽如火,被雨水浸黑的干越发的沉默肃杀,在阴沉的天空中,对比更加强烈。
当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这座城市经历了多少繁华起落、战争灾祸,唯有这些树木一直立在那里,默默的见证着这一切,无言但坚定。
我的知识太过有限,不了解杭州的历史,也无法提炼出杭州人的品格。但在中国恐怕还没有一个城市景区和市区融合的如此完美,也许这些历经风霜却仍然留存的树木已经告诉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