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唱大戏,
接闺女,请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
(1)戛然而止的温暖记忆
过年的记忆中,最温暖,最美好的莫过于正月初二在外婆家的大欢聚。
外婆、外公、大姨、大姨夫、三姨、四姨、大舅、小舅;
三姨夫、大舅妈、四姨夫、小舅妈;
表弟们、表妹们;
小外甥们、小外甥女们
......
寒来暑往,迎来嫁娶,门前大树的年轮增又增,长辈们的白发添又添,小辈们似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每隔一两年聚会的餐桌上便要添碗加筷。正月初二的王家小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惹得四邻八舍艳羡异常。
三十多年王家小院的欢声笑语给了我一种错觉,让我认定他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只要你忙里偷闲去,他们永远在那里等着你。
然,这种永恒在公元2017年6月14日(阴历丁酉(鸡)年)5月二十)凌晨1时50分戛然而止。从住院确诊到离开,短短一个月,八十岁的外婆安静地走了。
外婆生于1937年(十一月初六),平民之女,寒窑长大,生不逢时,辛苦成人。 年19(1956年)时,经人介绍与外公完婚,婚后先后育得二子四女,遂开枝散叶,四世同堂,人丁兴旺,福乐安康!
外婆毕业于中学毕业,能写会算,贤良淑德,聪睿大方。迫于生计,随外祖父迁徙离石多地,数载方定居于王家庄村。多年辗转颠沛流离,外婆胸怀豁达,看淡世事,轻利重名,为人敦厚,众爱有加。外婆相夫教子,操持一生,灯前操劳,月下补衣;舐犊情深,孙子外孙,无不受宠。所受辛苦,天地可知,日月可鉴;恩泽子孙,惠及乡里,有口皆碑,人人称颂。
可惜外婆先天体弱,长需服药调养,2017年春夏之际,病情突然加重,儿孙寻医访药,却已无力回天。2017年6月14日是全家人悲痛欲绝的不眠之夜,外婆一去不复返,与众儿孙永别!
我们的那种错觉无非是想和时间作出抗衡。毕竟,无论你承认与否,时间都在指尖悄然流逝,而我们想做的,就是能在这变化多端的世界里,抓住一点不变的东西。
(2)钻石婚谢幕
外公19岁参军,是抗美援朝的老兵,退役回乡后与小自己10岁的外婆成婚。婚后,外婆育下四女二男。生下大姨后便中产后风,至此身体虚弱,落下一生的病根。在那个没有节育手段的年代,外婆的每一次生产,都是与死神的博弈。所幸的是,外婆都胜利了。
也许是年长外婆10岁,也许是因为外婆生孩子导致的身体虚弱,也许是纯良的本性使然,外公对外婆宠爱有加。外出办事如要离开几日,定会把水缸挑满,胡萝卜土豆削好,备好几日的菜。家中的财政外婆也一直大权在握。
外公八十七,外婆七十七。八十七岁的外公有点轻微的阿尔兹海默综合症。外婆出去上厕所的时间稍长,回去之后外公就会大吵大闹,怀疑外婆有二心,振振有词的讲到,外婆把家里的钱财都给了邻居(五十多岁),要与人家私奔。那段时间常听舅舅们哭笑不得的讲起老两口吵架,非得要儿子们回去评理。
灵前吊唁时,已是午休十分,已不能独立行走的外公,执意要坐到灵前,与相守六十一年的外婆告别。
相片上的外婆笑靥如花,灵前的外公黯然失神,独自抹泪。
六十一年的爱情故事,因女主角的退场而谢幕。
(3)你穿的是乞丐服
外婆因体弱多病,无特殊原因从不离家半步,但是却总能与时俱进。
十八岁那年,假期去看外婆,一进门,外婆瞅了眼我穿的露膝盖的牛仔裤,淡淡地说,“你穿的是乞丐服”。把我们几个惊在了那里。几乎不出王家小院的外婆,似乎对外面的世界了如指掌,有诸葛卧龙的风范。就在年前,外婆闲来无事还让儿孙帮着下载微信,玩得不亦乐乎。
(4)待儿媳如女儿的婆婆
在影视剧中为了营造和谐氛围就干脆不让婆婆出场——著名家庭喜剧《我爱我家》中编剧直接让婆婆早早离世。婆媳关系向来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让多少中国男人伤透了脑筋。而有两个儿媳妇的外婆,待媳妇如女儿般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舅妈幼时生母便过世,小舅妈过门没几年妈妈也因病离开,提起这些外婆总是扼腕痛惜。我从未听说外婆与两个舅妈之间有任何嫌隙,也从未听过舅妈们对外婆说三道四。重病之后,两个舅妈端水喂饭,日夜服侍左右。灵堂前的吊唁,泪落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