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妇与他的种子(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天生倾向于去完成未完成的形式。面对未完成的作品,学生都会产生完善的冲动。
情境是指那种带有写作任务的环境或背景,通常包含作者(以谁的名义写)、读者(写给谁看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话题(谈论什么)、体式(以什么文体写)等五大要素。
唯开放才能革新,唯革新才能共生。
第一章 打开作文教学的“心结”
如何“自由作文”
所谓自由作文,一是认识写作的基本规律,平时写作训练以自由作文的形式为主;二是让命题具有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提供一个局部的自由;三是让命题贴近学生的外在生活和内在生活,尽可能唤起学生的内在写作需要,使“要他写”和“他要写”尽可能地统一。
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美丽的,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
文章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发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来自外在的概念,应该是来自真诚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思想。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血”,他从不说一句假话。北岛说“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舒婷说“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都是真情实感,也都不是大话套话。
什么是“个性化表达”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没有思想,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无论语言怎样有文采,怎样地讲究形式和修辞,只能是没有血色的皮肤,不管白皙还是黑红,都不是健康的,就像没有内在修养的模特或明星,无论线条和五官是怎样地经得住推敲,都算不上艺术家。
个性化表达以个性化阅读为支撑。
个性化的表达,首先是要有良好的阅读。读好一类书,读好一个人的书,读好一本书。
为什么要“多元化评价”
作文教学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分出优劣中差,也不在于挑选。
尊重劳动,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
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要表达的思想,陈说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而这些我们常常做得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