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先生闲聊,聊到自己对触屏和键盘的使用感受,我说自己特别喜欢键盘的触感,而用触屏时常常想要把屏幕砸烂,因为没有接触到实物的手感,神经有种发毛发燥的感觉。
不过,我不想做一个老顽固,想想以前的打字员使用的打字机,还要用手推一下把杆,效率也不高,现在,几乎没有人再日常使用那种老式打字机,只是在制造复古氛围的时候,利用老式打印机的元素而已。
如果人工智能势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人类的工作,那么,我希望自己能够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技术,与新事物共处,而不是一味地去思考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去拒绝使用它。
说做就做,我当下定了一个小目标:2023,我要尽可能多地与人工智能交互。
#1
当晚,我刚好完成了今年简书的第一篇读书报告,那么就用备忘录的输入做复盘吧。
(当时忘记截图……)
整个复盘形成文字,大约500字,为了让机器更简单地识别,我分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3个标题来划分段落。
大概出现了这么几种值得记录的情况:
1)
“第一步”这3个字是我自己打虚拟键盘输入的,但是,当我用语音输入功能说“第二步”、“第三步”时,人工智能并没有准确输出“步”,而是输出了”部“字。有点可惜,毕竟,第一个”步“我已经做好了样本供它参照。只能再由我手动进行更改了。
2)
语音输入时,如果思维暂时停顿导致几秒空白,系统就会自动中断,而它的中断就更一步导致我的思维中断。
3)
平常自以为普通话已经很标准,没想到,人工智能还是反映出我的吐字有时不准确。
不过,"简书"这两个字,我还是说的很认真的,结果它输出成"简述"。看来,音调的识别还是会有不准确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因为系统对我的内容进行了判断,觉得"简述"更适配吧,没办法,只能手动更改。
这么看来,语音输入有它的好处,也有不便之处,也许以后备忘录里面可以设置一个语音日记的功能,等录制完我的全部感想,再自动识别,然后,再由我这个信息发出方批量更改。
哈,我真是越来越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