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死了,死时眼前只有女儿一人。村里有些人说老王是饿死的,还有些人说老王是病死的......
老王的葬礼办的比较风光,一切都是按照农村该有的礼制:躺着几千块钱的管板,穿着绸缎做的冥衣,里里外外裹着好多层炫目的被褥,在锣鼓震天的喧闹中,带着成群孝子的泪水,浩浩荡荡地去了土里,从此这个世上再也没有老王这个人了。不过关于老王的故事,还是时不时被提起.......
听村里的老人说,老王家是地地道道的梦里夫人,他们的祖辈搬迁来时,老王家就是村里的老户了,按照农村的习俗,入住晚的总要把入住早的当长辈,所以一直到现在,老王家的子子孙孙都是村里辈分最高的。
关于老王的父亲,听说当年因为村子偏僻,一直娶不到媳妇,后来从人贩子手里买了老王的母亲,幸好老王的父亲勤劳又会疼女人,吃穿用度都尽量满足女人的需求,所有村里一起买来的女人都跑了,只有老王的母亲留了下来。有人说老王的母亲是傻子,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也有人说老王的父亲有福气,取了一个画一样的美人儿。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老王的父亲有媳妇了,而且一口气生了7个孩子,来来回回中活下了四个,其中就有老王。
老王的父亲是个了不起的男人,在那个年代除了可以让老婆孩子吃饱穿暖外,还可以让孩子读书识字,也就成了村里的大户人家,也是村里人人眼馋的对象。很快老王的哥哥的学业成功走出了家门,成家立业在外地了;老王的姐姐也走出家门,嫁给了一个官员;老王的妹妹也出嫁了;只有老王还是在转悠着......
已经26岁高龄的老王,成了唯一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撑起了家里挣工分的主要劳力。那个时代的农村,总是悲情多于喜剧,可对于老王,却又有着不同的意义。
一次公社要排演革命戏曲《沙家浜》,老王因为人长得帅气,被公社抽调去饰演胡传彪,在排演节目时,认识了外村饰演阿庆嫂的花朵,于是两人眉目传情,19岁的花朵便成了26岁老王的女人。
老王疼女人成了村里人的“趣话”,出工时男人会坏坏的问:“喂,你今天还有力气干活?”收工时男人又酸酸的问:“怎么不敢让女人出来,是怕我不成?”村里的女人总是拿自家男人和老王比,还时不时搞出点家庭矛盾来,不过,之不能怪老王,无论别人说啥,老王都傻呵呵的笑笑,啥也不回答。
老王好福气,漂亮媳妇一口气生了3个儿子,老王的总是忙完队里的,又忙家里,好性情的对待着焦躁的妻子和吵闹的孩子,一天一月一年,日子也就这样过来了。
后来农村改制了,老王因为家里老老小小人口多,分的土地也特别多,所以漂亮媳妇也开始下地了。不过老王还是地里家里一样不落,媳妇做饭他烧火、刷锅,两个人夫唱妇随,还是那般恩爱和谐。
老王又添儿子了,这消息不知道是好是坏。反正村里人都眼馋,只有老王媳妇在落泪。他们商量着把孩子送人,可是等联系的人家来看时,他们又反悔了。于是,老王有四个儿子。
当时正赶上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老王媳妇不用镇干部、村干部来做工作,自己找上门做了绝育手术。可是老天捉弄人,四年后老王媳妇又神奇的怀孕了,结果终于生了个女儿。
老王毕竟是老王,大儿子小学毕业回家干活了;二儿子初中毕业也回家干活了;三儿子上了高中;为了小儿子上中专,女儿也只好停学了......
老王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取回了大儿媳妇,在一个锅里过了一年多,实在没办法分家了。说起分家,也就是分些土地出来,又把院里的窑洞分出一孔来归大儿子,让他们自己生火做饭,于是一个院子里就住着两家人。
老王的日子越过越紧巴,老人失去了劳力,孩子越来越需要钱花。可是大儿子的日子也越过越紧巴,相继两个孙子的出生,大儿子再也不帮老王干农活了。
老王媳妇也不娇贵了,整天忙得团团转,地里一回来就钻进厨房,除了急切的想多赚钱外,还要给两个老人端吃端喝,时不时还要带带孙子。可是大儿媳妇总觉得老王媳妇娇贵,不给孙子做衣服、做鞋子,关键是不帮自己带孩子。渐渐地怨言跑的满村是,还偶尔夹杂着谩骂。老王媳妇脾性硬,刚开始气的整天掉眼泪,可日子久了,她也就当做没听见......
老王的爹走了,老王的娘走了,两位老人都是老王送走的。虽然也谈不上什么惊天动地,但是,老王和媳妇一直坚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罢,却没让两位老人受过白眼,受过气。
送走老人的老王又一次陷入困顿,二儿子该娶媳妇了。这可真是愁坏了老王,方圆的姑娘家都知道:老王家穷,儿子多!终于有两家姑娘看上老王儿子长得帅气,可是提出的条件却特别难:要新砖窑、彩礼、衣服等等。老王算了一笔账,觉得李家姑娘相对还能少点。可是儿子却看上了陈家姑娘。一次次交涉,陈家姑娘一点也不示弱。老王媳妇最后决定还是取李家姑娘,却不知这可在二儿子心里种下了埋怨......
老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给二儿子盖起了新居,帮二儿子取回了媳妇。可是二儿子却一点也不幸福,日子总是过得让人担忧。二儿媳妇认为:这都怨老王媳妇!于是这里的骂声又一次跑遍了村里,老王和老王媳妇都当没听见。
大儿子也要盖新居,大儿媳妇觉得老王不公平。老王又一次使出吃奶的力气,帮着大儿子盖起了新居。可谁都不知道,老王成了欠债大户,压的老王和老王媳妇天天叹息。
幸好三儿子找了城里姑娘,没让老王费心,自己把媳妇搞定了。可是四儿子和女儿要上学,老王和老王媳妇还是天天东山日头背到西山,可是还是应付不了这一堆的事情。
又是一年开学季,老王跑了7天了,还是没有借够两个孩子的学费。没办法去了大儿子家:“我们哪有钱?”大儿子讪讪地埋着头说。大儿媳站在一边,登着眼睛“我们累死累活,谁管我们?”老王只好默默地走了出来。老王又去了二儿子家:“我们哪有钱,结婚的分了那么多帐,现在还没还完!”二儿媳气的涨的满脸通红。二儿子站在一边一句话也没说。老王只好回家了,含着泪忍痛对女儿说:“回家吧!别上学了!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望着女儿一脸的失望和满眼的泪水,老王背着锄头下地了......
开学那天,老王早早下地了,而且一天没回来,晚上回家发现家里黑灯瞎火,老王心里更慌了。他急忙推开门,发现媳妇坐在椅子里,女儿还躺在被窝里。老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知道此刻他能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点燃了灯火。
懂事的女儿第二天起得很早,背着锄头下地干活了,从此老王家里又多了个好帮手。村里人都夸老王好福气,不惑之年有个女儿,又是个能干的丫头。只有老王知道女儿心里有多苦.......
秋天一连下了十几天雨,老王几十年的破窑洞塌了,幸好在白天,家里没有人。这又愁坏了老王,老王媳妇最后决定,在政府新批的底子上盖瓦房,墙体做成土胚子的,这样既省钱又省力。于是,老王给大儿子打了招呼,又给二儿子打了招呼,很快工程启动了,一村的劳力都来了。打地基、和泥、备料......一切似乎都按照计划在进行。可是突然有一天,大儿媳跑来叫老大,说家里的玉米被人偷了,老大回去看了,从此再没见老大的影;老二媳妇也来了,让老二去给家里买油,老二一句话也没说,最终坚持到最后完工。可是全村人都知道,二儿媳妇骂了老王几天几夜......
新居是盖起来了,离儿子们越来越近了,可是老王和老王媳妇经常会掉眼泪,村里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可是没人敢说出来,只能任由这事愈演愈烈......
四儿子毕业了,赶上国家政策变了,不再分配了。老王可没有能力去帮他解决工作问题,只能任由他在外面乱跑。嫁女儿还是比较容易,可是老王和老王媳妇舍不得,最终还是把女儿嫁的离家很近。可是四儿子的媳妇实在是让老王头痛,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四儿子三十了,最后还是好心人介绍,出了点钱把儿子招到一家人没有儿子的人家,这才了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可是好景没有几个月,突然老王媳妇在自家院子了摔倒了,送到医院一查,没有好办法救了。女儿辞了工作,专程赶来伺候。可是为了看病是大儿子带着去的,二儿子又摊上点钱,回家还要不停药物维持,没过多久,儿子、儿媳就在院子里吵翻了天。老王媳妇命硬,从那天以后,老王媳妇无论女儿怎么劝,一口饭也不吃,还把医生挂的吊瓶总是弄跑针。
老王媳妇死了,这下四个儿子都回来了,葬礼办的风风光光,孝子成群结队的从村里经过,可是,一村的人都在哀叹,都在思考一个亘古是迷的问题:养儿养女到底为了什么?
老王老了,媳妇走后,老王啥也不想干了。他把家里的地全都分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只要给他点米面就够了。于是,老王整天在村里晃悠,从东头到西头。老大媳妇看见了别过头,老媳妇看见了挺着脸,两个儿子看见了全当不认识,老三儿子从此再也没有漏过面,四儿子更是销声匿迹了,是有女儿常常赶回来,买点好吃的、洗洗衣服,或是接走去她家里住住。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老王已经被国家养活了。老龄补贴、精准扶贫,老王一年大几千的收入。可是,老王啥都不想,就想吃顿现成饭。于是,老王就给乡干部反馈这个问题,经过乡干部几次协调,老王带着几千元的收入,吃进了二儿子的锅里。老王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他知道!只是老王越来越瘦,直到最后就剩下一张皮,谁见谁害怕。
老王死了,是在女儿来的第二天晚上。死在自己盖起来的土胚房了,盖着一床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老被子,瘦弱的身躯掩盖在模糊的灯光下,看不出生的留恋,也看不出死的痛苦。可是老王的土胚房子热闹了,叫哥的、叫爹的、叫叔的、叫爷的......在这压抑的静谧空气里,显得那般亲切和谐,可是不知老王能否听得见,或者愿意听得见......
后记:瑾以此文献给天下无数的老王,或者将来的又一个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