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2017年的第一本书,断断续续看了7天,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在豆瓣书评上有人认为这是一本鸡汤书,呵呵。鸡汤文能够列举诸多古代小故事吗?即使列出了小故事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把道理说的那么透彻吗?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绝对算的上是一本人生指南,其中包括人性、职业、情商、格局、思维、读书等诸多问题的探讨。
很多章节我折了再折,对于每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痛点。与一般主流的观点不一样的是,作者会列举一些古今的故事,不断的对比论证,像医生一样解剖一样,一步一步地把事实、道理一一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观点新颖、论据充足、逻辑缜密,这样的深度解读,看完后你定会酣畅淋漓,大喊一声"好痛快",进而忍不住一读再读。
本篇文章,我会从“读书”切入,解读书中的关于读书的观点。
怎样读书,才会读的透?
我们读书,是需要应用的,那如何读书,才能够应用呢?
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为文用,文为理用
古为今用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第一步是买一本超薄的古先哲经典。比如:《论语》、《老子》、《庄子》等;第二步,背诵,目的是把这些先人的经典浓缩文字刻在脑子里;第三步,找一本先哲经典的现代解读,比如《老子他说》,到这一步是为了加深理解。
为什么要做以上的一、二、三步?
我的理解是先哲的智慧经历过世世代代考验过的,当古老的智慧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大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思维会悄无声息地被改变着。汲取到最有价值的营养和智慧,心灵越来越敏锐、越来预热富有亲和力,越来越富有价值。
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书籍的原因。
所以,凡是读书无成,或是读书不进去的人,不是书有问题,而是三观不正。邪念太多,多好的书,都会在自己的脑子里给扭曲了。
这样推算来看,在读书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成熟、健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古为中用阶段做好以后,洋为中用就很容易了,这一步主要是吧中国古老的智慧,搁在现时代的海外,验证一下。这个时候读外国的《林肯传》、《乔布斯传》等。
做到这一步,我们就是用先哲的理论智慧去解读了,读书不在是漫无目的而是手握一把智慧的标尺。
为什么很多人读书读到蠢!
中国的很多父母让孩子读书,一是考个好大学、二是找个好工作,三是找个好对象,全部的意义就在于此。
所以,年轻时候很多年轻人读书都是由于父母亲的功利,而且父母的手段当然非常低劣,无非三个方法——哄、骗、吓。
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出现了作者在文章列举的3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始终找不到工作,沦落街头的故事。
新闻上为什么很多高考学生考完后第一件事就是撕书,可知他们的内心,对于功力性的读书时多么的憎恨。
有着这样的心态,考上了大学之后又缺乏阅读的基本素养,长此以往,基本就丧失了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真正的阅读,至少有以下几种意义:
第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毫无意义的。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享受生活,体验生命的快乐。
第二,阅读是对世界的观察。有句话说的好要么行走要么读书,这是接触新世界的最好方式。
第三,拥抱广泛的阅读,才能够重新开启你的大脑,唯有阅读面丰富,才能够让你的大脑更加灵活地运行。
第四,要始终相信,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变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优雅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睿智的人。
总结,多读经典汲取先人智慧,建立一套读书价值观操作系统,抛弃功利性,享受终生读书的乐趣。
END.
这篇文章有触动到你的话,点个❤再走吧。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