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又在补作业。是啊,又!所谓补作业,就是该写的日子没写、没交,日后补齐。当然前提是我并不想轻易放弃自我,破罐破摔。我希望给自己的约定一个回应,即使过期。越到70天写作营临近尾声吧,我就越希望自己可以在最后获得毕业证。而获得毕业证要求完成58天当天写作并投稿。我发现之所以越到最后越关注得失,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我无法保证每天有写作的输出,因此怕统计过不了关。
但返回头去想,在开营初期我并不在乎这点。我只关注自己是否每天有输出,尽量让所写的东西有质量,并让这个质量尽可能不断提升。在前半期,我似乎可以源源不断地每天写出新东西,并表达感受和观点。所以我充分去各处投稿,还有些不在乎去交作业处打卡,感觉浪费了一次投稿名额。现在想想,此时在乎有无毕业证,冲着开头时的“傲气”,现在也怕难达标准了。倒不如不纠结,反正参加了两期读写营都没得到毕业认证,但却让我越来越认真和真心地对待读写这件事了。
对于只写流水账,我是不满足的。所以每当灵感断流,宁愿不写也不把每天一篇的宝贵机会留给“口水账”。对这一点对错与否,我一直在考量。是应该笔耕不辍,即使没得写也别生疏了手上功夫;还是如果没得写,索性待有素材再补上。70天的写作营,正因为有期限,才逼人即使没有充分灵感,该还的债也要及时还。如果仅凭个人意志,我怕灵感一去不复还,归来已是烂柯人。
今天想来,为什么一定是要补呢?我为什么不转而藏呢?灵感来时,不吝力气、笔墨,有什么样的见解和认识都恣意挥洒出来。待到词穷之日,也好拿出来补货。既不会伤了写不出、不交作业的自尊心,也不会因截止时间来临而让作品捉襟见肘、委曲求全。我知道这样很好啊,可为什么难实行呢?
每天若是写一篇、交一篇,大脑会告诉自己:“嘿!咱今天可是交完口粮了。玩去!”想坐下来再写几个字,都是各种不耐烦和心猿意马。只有等到非交不可的时候,才晓得“要加把劲啊,不然吃不了兜着走”,这倒是很激励人“奋发上进”,瞬间动力满满、元气十足。真够幼稚的。可大脑还就是喜欢这种懒惰机制。除非有处罚,不然就偷懒。
这跟我习惯迟到是一样的。总在最后几分钟“刀口舔血”,为什么不能选择早到来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事情可以顺利开展。反要在迟到后失掉人心和人信呢?
如若这种思想得以转变,可以说让一个人改江山、改秉性了!事事提前犹如早起,虽然计划可能赶不上变化,但好处不言自明。只是大脑习惯一种机制后就满足于此,难思进取和改变。要想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按习惯学家古川武士的理论,至少要坚持6个月才可见成效。时间一晃而过,贵在坚持。先从早睡早起开始坚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