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第一次线上领读,领读稿就作为今天的复盘作业吧,顺带也搞定了日更。
本次内容包括三大模块
- 为什么一定要学会复利式写作?
- 五种复利式写作
- 学习心得
- 为自己设计复利的路径
- 用框架思维思考「复利式写作」
一、为什么一定要学会复利式写作?
股神巴菲特认为自己成功是因为复利效应,他强调Buy and Hold,也就是买下并长期持有。用巴菲特的说法叫滚雪球,借助复利效应,要寻找够长、够湿、够陡的雪坡,以实现长期的收益。
复利思维,是要构建稳健的投资结构,寻找优质资产,而不是追求规模投资。而写作也应该是如此。
很多人羡慕10万+爆文背后的作者,羡慕能够坚持输出日更的作者,但事实上,与其羡慕他们,不如学会赚取“一鸭三吃”的钱。复利式写作的目标,是通过一次写作输出,实现
- 高质量的输出,高质量的资产
- 多元化的回报,让写作成为资产
- 延长回报的生命周期
- 从一次写作输出,到可持续分享
写日更输出不难,写10万+的日更文很难,而把优质文章整理成书,进行初版,这件事情相对容易一些,收益也相对多元一些。
二、五种复利式写作
课程总结了五种复利式写作,分别从时间、空间、时空、链接和风格的层面进行阐述,形成了以质量为复利、以分发为复利、以变现为复利、以人脉为复利以及以人设为复利,五大复利方式。
1. 以质量为复利(时间)
爆文与干货文章的对比,就像高收益的P2P和房产对比,前者追求短期高收益,后者稳健投资,追求长期、被动的收益现金流。
爆款文章,短期的收益非常高,但是在网络快速流传几天之后,就淡出了大家的视野,这样的收入回报是一时的。与其追求这样的短时间收入,不如建立有复利的投资思维,在写作上形成复利
特别是对于专业工作者而言,以打造个人品牌为目的的写作,并不非要每天进行日更,更应该追求写出优质的文章。写出一篇有趣有料有深度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文章,胜过写100篇口水文。写好写深,写透彻,然后找各种途径传播出去,增加阅读量。
好的文章要有四度:写出观点的高度;写出内容的深度;写出视野的广度;写出人文的温度。写好优质文章之后,还要防止被他人洗稿,有一些比较常用的防洗稿措施:
- 文章结尾加上原创申明,告知转载需授权
- 用第一人称写作,带入点评视角,有独特文风
- 用自己的案例,让案例成为文章中不可替换的内容
- 文章中的重点图片,都加上自己的水印
- 第一时间主动分发到所有主流平台,放置被盗传
如果能够梳理结合框架式写作和复利式写作,就会比较习惯写书,而且输出的书籍质量相对而言会远超普通人。
2.以分发为复利(空间)
写好优质、影响力的文章,要进行主动分发到不同平台、不同渠道,一方面是扩大文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防止被洗稿或者盗用。
哪些渠道值得分发?
首先要统一个人品牌名;其次在好的平台上,要赶紧抢注网名;第三要做好内容排版,做好素材归属,尽量减少分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分发渠道多种多样,下面这个图是课程中的总结
如何写高分发的文章
- 先提炼文章核心关键词,可以是多个
- 用关键词去对应网站搜索对应话题,在这些网站上近期有没有热帖,爆文,如果根本找不到类似的话题和热文,那么分发的价值不大,可以考虑不写
- 用关键词去百度、搜狗、微信搜索,看看搜索结果排名靠前的网站是哪些,有限考虑去这些网站分发
3.以变现为复利(时空)
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输出,说话、发朋友圈、发微博、写作,而每一次都有可能演化成各种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有可能能给我们带来变现的能力。我自己理解的以变现为复利,就是通过这种形式上的升级迭代,超越时空的实现一个主题的输出变现。
举例来说
- 写了一篇好文章(阅读)
- 为文章做了一个分享PPT(视觉)
- 用PPT做线下讲座或线上直播圈粉(听觉)
- 把直播内容变成赠品送给付费学员(福利)
- 把文章中经常观点拿出来配图发朋友圈或微博(最后这个就是我们每次上完课都有的金句图了)
所以,写作不一定要有专门的时间,只要注重积累,注重不断升级,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就是在写作。
4.以人脉为复利(链接)
如何构建人脉,得到贵人的帮助,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够为牛人提供价值。
再牛的人,也有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持续的用写作输出价值,帮助牛人,那么是不是就有可能得到有效链接。课程也做了一些总结:
着眼于人脉,如果我们能够链接到牛人,得到牛人的帮助,所得到的收获讲远超变现。
5.以人设为复利(风格)
学到这里,我已经知道自己低质量的日更输出,并不是很明智的行为,但是当日更成为一种标签的时候,一种个人风格的时候,日更依然有必要。
课程中也提到,秋叶大叔坚持日更,是因为:
- 首先是真心想要自律输出
- 其次是形成这样的风格、维持这样的强大人设,对现阶段的他也是有利的
- 同时也有助于形成个人品牌标签
确定好这个人设之后,是需要不断投入维持这个人设的,需要有一个系统来维持。比如日更,那么就需要每天输出,需要有体系的、使用每天的时间来输出。
三、学习心得
(一)为自己设计复利的路径
这一部分算是行动篇,学习完就要有些行动,尝试点改变:
- 不追求一次做到五个复利,在未来的每一个日更中,争取多找到一个复利
- 尝试在微博/微信上输出,相信短小的积累,能产生持续多样的变现复利
- 以后写了读书笔记,要到微信上@作者😆,要不然好亏
- 继续日更人设,要想办法提高日更质量,不追求写得多,先试着从课程笔记式的文章转为读者导向的文章
- 领读的时候,请大家帮忙提至少3个建议,或者是行动推荐,算是这篇日更的复利吧,感谢
(二)用框架思维思考复利式写作
是不是其他思维方式,也有类似的框架?五个复利式写作的结构,大概可以看成是这样的:
我的疑问是,除了复利效应,我们有很多很多思维方式,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只看到第一层的意思,从未这样深入下去思考,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框架进行整理呢?
我试一下用80/20法则来套。
80/20法则是由管理学家JosephM.Juran所提出的,它以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Pareto命名,他发现意大利80%的收入来自于20%人口。80/20原则主要论述的即为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
- 以质量为80/20(时间):20%的时间贡献了人生80%的幸福感,比如陪伴家庭的时光,比如进入心流的工作时间。因此与其花很多时间在各种低效的努力上,不如花更多时间投入到这些事情里。我想起了Tim Ferris 的《每周工作4小时》
- 以分发为80/20(空间):陪伴家人的时间,要产生更大化的价值,可以不断改变空间,不断改善体验。比如跟家人去国外度假,比如每年定期回老家过年,比如每年带孩子参加不同的夏令营……同样是陪伴,但产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许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也是有不同感受和价值的
- 以变现为80/20(时空):陪伴家人的时光能否和工作需求相互结合?比如一起去亚洲电子展览看机器人,看的时候拍下很多照片,发一些微博,回到家里整理成汇报PPT,作为明天公司的创新周刊材料发出去。里面的其他素材,还可以成为后面其他汇报的素材
- 以人脉为80/20(链接):放弃那些无效的社交,主动的放弃
- 以人设为80/20(风格):乔布斯、扎克伯克这些大牛,在演讲台上大部分时候只穿一个品牌、一个风格的服饰,甚少很少有装饰,这20%的服装,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刘强东一直也都在努力塑造自己的好兄弟、老乡、好企业家的形象。但是20%的事件毁掉了这个人设,快递员工的制度变化,让大家知道这个兄弟不间断;性侵犯事件,让完美的企业家形象也毁于一旦
以上纯属YY思考了,还是不完善,但我相信一定有一些底层的框架是可以横向进行思考,举一反三的。
总结
第二章「复利式写作」,主要从时间、空间、时空、链接和风格五个层面介绍了写作的方式,其中以质量为复利最难。
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目标,选择不同的写作复利方式,设计和规划自己的写作成长路径。
秋叶大叔说,没有路径规划的梦想不是目标,是空想。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还请多提建议,谢谢!
PS:最后附上我整理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