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图片情节说明:去了美国开始新生活的女主暂时回到家乡,似乎一切美好并打算安顿下来的时候,小城镇的流言蜚语让她想起了当初选择离开的原因。
我遇到过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你一直追求成功?里面的答案有很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一个个令人心伤又产生共鸣的故事。因为不想看到父母为了自己向别人低头、因为看到某个陌生人贫困潦倒不得善终、因为某个有钱的亲戚太过嚣张跋扈....这些答案可以归结为一点:因为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人生奋斗的路上,我们会有很大的理想:要买什么样的车房、要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要看多大的风景、要和多好的人做朋友。我们的理想大多勾勒在自己没有见过的事情上面。但是人有惰性,放弃是轻而易举又不失成本的一件事情。我要买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但是放弃掉呢?好像也并没有什么损失,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也挺好的吗?
于是你在做一份工作,很清闲地干了一年,没有任何怨言,但是有一天,你遇到一个同事,一个很烦很讨人厌的同事,你很不喜欢于是天天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谩骂,终于有一天你忍无可忍了,决定辞职,反正这份工作本身并没有让你留恋的地方。似乎只有负面情绪才能给予我们重新开始的勇气。甚至夸张来说,负面情绪就是让在你等死的麻木状态中惊醒。
有很多人一直在讨论为什么坚持在北上广工作?可以不负责地说,不是因为北上广真的有多好,其实是因为你太不喜欢家乡的小城市了。小城市里面,流言蜚语、家长里短、父母干涉、不自由不方便,如果这些你不喜欢的因素统统去掉,你还会那么坚持在北上广工作过吗?你见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多不好,你见过周围的人最后成为了你不喜欢的样子、你讨厌那样的生活、甚至恐惧自己变成你那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小学同学。你不见得在北上广里混得有多好,但至少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起码我是不会变成那样的人了。
积极情绪给了你短时间内情感的高峰体验,但是负面情绪才是你一直铭记的。
你可以联系生活想一想,第一次上班前,小心谨慎地重复检查所带的资料,或者自信地肯定以及确定自己不会漏带任何东西,哪一样更能确保你没有做错事情?样本量太小,我不做定论。我只是想说,我们平时都将负面情绪看得太消极。害怕、恐惧、厌恶等等的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都受到了我们固定思维的限制。我们总是忘了,负面情绪并不等于负面影响,所以在一贯的逻辑中,只要负面情绪萌芽,必定是要掐死在苗头里的。
那些抚慰的文字一直告诉你,努力坚持下去,在你现有的平台上继续拾级而上,为你抚平恐惧和害怕。我们努力地在生活中、在网络中找到各种方式和经验,以求能尽快缓解甚至改掉这些情绪,却常常忘了负面情绪的积极力量。如果你犹豫,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正在做一些你其实不愿意也不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本能地感到恐惧,是不是其实你本来就没有做这些的天分?如果你恐惧甚至痛恨,那么努力远离这一切才是你追求未来的动力。
我不是让你们歌颂负面情绪,但是,看清负面情绪背后产生的原因,不受积极情绪一味的哄骗,才能更客观认清自己现在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