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得益于围棋希望工程,免费学习了入门阶段的围棋知识。哭着闹着要进一步参加围棋兴趣班。我随着女儿,也第一次接触到了围棋。
女儿有一次和邻居的小男孩小明下了一盘棋之后,就常常吵着,哭着说,很想和她再下围棋。但是小明就是不愿意和小予再下棋了。不是没有做完作业就是没有吃饭,反正就是再也没有和女儿下过第二盘棋。我自己猜测小明的妈妈也很担心自己的儿子输的太多, 输到丧失自信心,也不支持女儿和她的儿子继续玩围棋。
女儿非常想再体验一次下围棋“赢”的感觉,非常渴望,渴望非常,进而泪流满面,一度让我很迷糊。难道我的宝贝女儿开始喜欢一个小屁孩了吗
对于下棋,输赢无法避免。
具有表现型思维的人,(就是李笑来说的表现型思维),为了表现好,就专门挑菜鸟来下棋,结果自然很好,表现很好。但是由于对手太弱,进步是很慢的,因为表现好比棋力进步更重要。
而对于进取型思维的人来说,表现的好和坏不重要,虽然也很想表现好,就是很想赢,但是更重要的是进步,也就是棋力进步,更敢于挑战高手,结果自然是输的比较多,表现不好,但是进步神速。有一个好的成长模式,跟高手下棋,输了,但是知道自己的缺点,或者棋力边界在哪里。自然就有进步快,不明觉厉的人认为他们很坚强,会坚持。
但对于表现型的孩子来说,专门挑菜鸟下棋,甚至不敢和高手下棋,害怕和高手下棋,进步是缓慢的。我曾经问过女儿的围棋老师,围棋班里面有不少小孩因为输给某个小朋友一次后,就再也不想和对方下围棋了,因为上一次输的太惨了,心理有阴影。
怎么看待围棋的输赢,或者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李笑来的观点),怎么把僵固型思维转换为成长型思维(得到里陈海贤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下围棋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一个把fixed mindset 转换成growth mindset的方式。
万维钢老师的文章也提到过的CAROLS.DWECK的经典书籍《mindset》介绍的就是这种思维模式。
我知道为什么琴棋书画对于一个人那么重要了。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
按照李笑来的观点,成长更重要,每个下围棋的孩子都应该吧注意力放到提升自己的棋力上,而不是输赢上。谈何容易,我在电脑上用女儿的账户下棋的时候,知道网线的另一端是谁,如果输了,自己也是会莫名其妙的生气,气急败坏的,很久才能从输赢中脱离出来。慢慢的才意识到,自己把输赢看的太重了。而女儿更离谱。由于我的指点错误,导致输棋了,哭的非常伤心,好像自己整个人生都输了一样。
原来女儿也是表现型思维啊!!只是想赢,把注意力放在了赢上,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提升棋力上了。
按照“有其父,必有其女”的原则,反推,我自己也是表现型人格。慢慢改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