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这是我敲出题目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句话,形容的是远离故乡求学的人们面临的处境和心境,个中滋味只有有过异地求学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那么异地求学之后再异地工作呢?怕是只有年假才有时间回家与亲人团聚了吧。想到这里,心里无端生出一丝寂寞与孤独。
高考结束后一心想远走高飞,要看塞外的沙漠与飞雪,赏沿海的落日和高楼,于是志愿填报天马行空:济南有趵突泉和建筑学,试试山东建筑大学吧;武汉有樱花和鸭脖,试试武汉理工大学吧;青岛有八大关和海滩,试试青岛理工大学吧;嗯,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美食聚集地,那也试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这样铁了心地往北跑,最后阴差阳错去了西安,这个离自己的家乡一千九百多千米之外的地方。
找工作也很随心所欲,因为想要成为自然引导员,也想要获得更多机会,所以找工作只锁定了北上广深成杭这几个城市,最终来到了广州工作。这次离家还算近,也就六百多千米。但其实对爸妈来说,出省就已经是心理上的远离了。
所幸我爸妈属于比较开明的父母,虽然希望我留在他们身边工作,但也不曾强迫过我,在确定工作前也和爸妈进行了顺畅的沟通。他们说会支持我,他们说只要我过得开心就好。如果不是每次打电话时比之前更多的嘘寒问暖,如果不是每次谈及他们同事朋友孩子回家工作的羡慕,如果不是每次问我什么时候有时间聊天时的小心翼翼(怕打扰到我工作),我想我会相信他们是真的放心我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闯荡。
可我又何曾将自己的处境全盘托出呢。每个加班到十一点的深夜,每次觥筹交错的应酬,每回没发工资前的捉襟见肘…都默默往肚子里吞,只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想让他们觉得我在外面过得很好。也许每个出门在外的孩子都是这样报喜不报忧的。
但如果要我再选一次,回家工作还是外出闯荡,我的答案还是后者,因为我认为离家闯荡是让我快速成长的最好机会,也是让我客观认识世界的最佳环境。
倒不是自己不够坚强独立,只是因为生了一张充满稚气的脸而一直被当作小孩子对待,不管是在亲人身边还是在朋友堆里,都是被照顾的那一个,遇到问题总会有人帮忙解决。可异地工作就不是这样,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没有亲人的庇护朋友的支持,从此以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其实是个路痴,只去过一两遍的地方根本记不住路,在三个月前看着手机导航还是很容易走错方向;不过现在练就了找路技能,可以看着地铁路标、根据周边环境顺利达到目的地。
其实不懂应酬,很不喜欢社交活动中虚虚实实的相互吹捧、各种试探;但也在学习怎么敬酒劝酒,让自己在必要的应酬中舒服一些,给人留下大方明事理的印象。
其实很胆小,害怕与陌生人交谈,不敢同自己崇拜的人发生联系;可在这座充满了分享与活动的城市,我也能在参加分享会、参加沙龙讲座的时候,站起来大声地介绍自己、介绍团队。
其实不懂得察言观色,很难理解别人一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但在工作交流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也有注意观察对方,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了更合适的提问方式和说话技巧,在对话中找到沟通的症结并解决它以推进工作。
其实在感情方面就是个鸵鸟,对不想回应的喜欢总会觉得无所适从;但经过几次莫名其妙的被喜欢后,也懂得怎么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划清界限,并开始觉得自己也有被人喜欢的光芒,不像原来一样不敢相信别人真的喜欢自己。
其实缺少生活常识,不知道有些银行周末不上班,公安局周末不办业务,转户口需要跑多少手续,档案调转找谁对接…但现在至少对这些事情都有所了解。
以前觉得“我就是对的”、“为什么他还会这么想?”;现在变成“他这样想也有他的道理”。
我知道这些改变在家乡也可以发生,但对我个人来说不会以这样快的速度进行。
我从来没有那么清晰地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坚持晚上工作到一点多睡觉早上七点起床学习八点半上班,能一直在周内繁忙的工作结束后选择参加各种分享活动充电而不仅仅待在宿舍睡大觉打王者。在异乡的打拼就是逐渐发现真我的过程,虽然会辛苦会累,会想家会疲惫,但也活得纯粹充实,热烈开心。
最后附上下午在工作地拍的天空,祝每个在异乡打拼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每个留家乡奋斗的人都能不忘初心。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