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库存计划
【小贴士1】你是怎么设定库存水位的
1. 库存可分为三类:
1) 周转库存,一般会得到相当多的关注。周转库存=需求预测×周转周期,其中周转周期一般假定是恒值,对于作为变量的需求预测,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比如生产周期是3周,那生产线上就有3周的过程库存;运输周期是28天,那就意味着有28天的在途库存。
2) 安全库存,用来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的不确定性,以达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有货率)。这是三类库存中最不被关注的,因为大部分企业真正理解安全库存,只是停留在执行层面,一般都是凭经验放一定天数的用量。
库存目标水位target stock level,是库存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
库存水平inventory level,是实际手头的库存数量。
3) 多余库存一般最受关注,特别是成为呆滞库存,死在那里,人人都看得见是个问题。
2. 安全库存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
1) 需求的不确定性——需求变动越大,需要的安全库存就越多;操作层面可根据历史需求确定。
2) 供应的不确定性——供应越不确定,需要的安全库存就越多;操作层面可根据历史需求确定。
3) 订单有货率的要求(服务水平)——服务水平要求越高,安全库存水位也就越高。百分之多少的情况下我们手头有货,百分之多少的情况下我们3天、5天、7天之内发货等,这是公司运营策略的重要构成,显著影响运营成本和库存周转率,是个战略层面的决策。
【小贴士2】第一步:当需求陡变时,如何量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1. 正态分布,适用于需求相对比较稳定、需求相对频繁的情况。需求的重复性是个重要的假设,也符合实践中的很多情况。用过去20周的需求历史数据,计算每周的平均需求,以及需求的标准差。
1) 标准差是量化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异,即需求的变动性,它统计的是实际需求与预测值(在这里是平均需求)之间的差异。标准差越大,表明需求的变动性越大,反之亦然。
2) 摘取去年同期的实际值,与当时做的预测对比,计算误差(实际值-预测值)的标准差,拿这个标准差代表需求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这里的假定是,虽然今年的需求跟去年同期不一样,但需求的变动性差不多。这是在用过去的需求变动性来代替未来的变动性。
3) 要注意数据样本的大小:
样本数太小,代表性就不好。13周是3个月,一个季度,在管理上比较常用。特别是少于10个数据点的话,要模拟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就比较困难,准确度就可能打折。
数据点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比如选取52周的需求,我们的风险是失去了需求的代表性,特别是那些季节性明显的产品;比如把每周拆分成每天,我们的风险是需求可能不再符合正态分布,得用二项分布等来描述。
2. 在需求很不稳定,或者需求很低的情况下,正态分布往往不合适,我们得找更合适的分布来模拟,比如泊松分布,相应地找出类似于标准差的参数,来量化需求的变动性
3. 当需求陡升或者陡降时,需求的不确定性不容易计算,因为它们虽然有需求历史,但不一定有同期相应的需求预测数据。解决方案:
1) 一种是,用现在的预测方法,比如季节性预测模型,套到去年同期数据上,“预测”去年相应时段的需求,然后按照上述方法来计算偏差。
2) 另一种是,根据历史经验,按一定天数的平均需求来设定安全库存,在需求上升阶段,适当多放点;在需求下降阶段,适当少放点。这种方法比较粗放,不过简单易懂,也被广为采用。
【小贴士3】第二步:供应周期如何确定
1. 供应的不确定性一般指供应周期的不确定性。供应周期是从需求产生(订单发出的日期)到补货上架之间(收到货物的日期)的整个周期。
1) 这里的假设是交期服从正态分布,交期平均值(比如在X周左右)的概率最高;越是向两端,出现的概率越小。
2) 在量化供应的不确定性时,应该用整个供应周期,不管是原材料,还是成品、半成品,方法论都一样。
2. 以一个工业品公司为例,整个供应周期=订单发送周期+供应商交期+入库及验收+周末:
1) 订单发送周期,即从需求产生,到采购订单发出给供应商所需要的工作日;
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很复杂。分很多步骤:
早晨生产线上用掉一个零件,那一刻就是需求产生的时间;
ERP里完成扣账,MRP运转,发现库存少了一个,这是需求被识别了;
需求被识别后,系统就触动补货流程,提出补货要求,这时系统就产生一个请购单;
采购人员看到了请购单,就转换成供应商的订单(或者由ERP系统自动转换);
根据采购金额和其他规定,不同的管理层需要审批。审批完成后,订单终于发送给供应商了,总算完成了订单发送周期。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越低、管理能力越弱,供应周期就越长,不确定性也就越高。比如扣完账已经错过了当日的MRP运转,这意味着得再等半天(MRP每天运转2次)或1天(MRP每天运转1次);采购金额审批慢等等。
在信息化程度高、执行效率高的企业,产线领料和ERP扣料同步进行(产品流和信息流同步),即使不同步,间隔延误也很短。
2) 供应商的交期,即下订单日期和收货日期之间的日历日差值。
供应商的交期只是整个补货周期其中的一部分,占整个供应周期试具体情况而定。
这是最难确定的一个环节。因为有些企业在采购订单发送上缺乏规则,或者合同上约定交期根本就是不合理的,供应商不能稳定交付,增加了供应的不确定性,最后还是得增加安全库存来对付。
3) 入库及验收,即供应商送货来了,登录到ERP里,验收好后,产品在ERP中显示为可用,且放到货架上所需要的工作日。
4) 周末,订单发送、入库及验收的总和为5个多工作日时,一定会遇到周末2天(日历日)。
3. 作为计划人员,我们得清楚地理解供应周期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不确定性,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降低不确定性,以降低安全库存;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认识到,供应周期的很多环节取决于我们的决策,是个管理问题。比如订单的审批、ERP系统里领料扣账的频率、MRP运转的次数和什么时候运转,都是管理层决定的。定期回顾这些决策,做出必要的调整,也会显著影响供应周期及其不确定性。
【小贴士4】第三步:量化服务水平(有货率),不缺货的代价是?
1. 服务水平(有货率),就是当需求产生时,比如客户下订单,多大概率下我们有现成的库存来满足订单,或者为需求产生后,在某个特定的时段里,比如3天或1周,我们能够履行订单的概率。
2. 当需求相对频繁,不讨论淡旺季的情况下,符合正态分布,假设每周按照80个的平均需求来补货,这意味着50%的概率下,需求能够马上得到满足;50%的概率下,需求没法立即满足。我们的服务水平(有货率)是50%。而要达到更高的服务水平(有货率),我们就得设置安全库存。
1) 放1个标准差的安全库存,服务水平会提高34.1%,由50%提高到84.1%;再放1个标准差的安全库存(Z=2),服务水平再提高13.59%,达到97.7%;等放到第3个标准差的安全库存时(Z=3),服务水平会再提高2.28%,达到99.9%。
2) 在Excel中,可以把服务水平(有货率)转换成Z值。如果要达到特定的有货率,需要放多少个标准差的安全库存。比如要达到95%的有货率,Z值就等于1.64,即放1.64个标准差的安全库存即可。
3. 企业要在服务水平与库存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1) 安全库存的投资回报率递减。为了达到那最后的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有货率,我们得建几何数级增加的库存,导致库存太高、库存周转率太低、资产回报率太低。当服务水平从99%提升到99.9%时,安全库存水平会上升了75%,也就是说,每1个点的服务水平提升,以83个点的安全库存为代价。
2) 解决方案是,采取阶梯形的服务水平兼顾客服水平和库存投资,分不同的时段满足订单交付。比如95%的情况下,客户的订单可以立即由库存满足;97%的情况下在2天内发货;100%的情况下在7天内发货。这种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体现。
3) 服务水平的定义,需要达成跨职能的共识,是管理者必须正视的。
销售对缺货很敏感,那就是库存越多交付越好。缺货并不是洪水猛兽,合理的缺货率反而有助于维持整体利润率,防止供应链的能力冗余和低效。
有的公司甚至规定,服务水平达到既定标准后,禁止继续攀升,从而对成本进行控制,保护净利润。这在绩效考核上,就是同时考核服务水平和库存周转率。
【小贴士5】服务水平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1. 服务指标是供应链上职能与职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客观标准。没有明确的服务指标,客观上把弱势的供应链职能逼向100%的服务水平。因为内部客户、外部客户看到的都是做砸的那件事,而看不到做好的那些,最后以高昂的成本和库存为代价。
2. 服务水平就是短缺成本等于过剩成本的那个点——缺货带来营收损失,以及对应的净利润损失;过剩意味着库存成本,比如资金积压,以及打折损失等。当两者相等时,理论上我们最大化了收益,那就是我们的服务水平。这需要管理层来定义这个数值。
3. 如何定义服务水平:
1) “从数据开始”就是调查客户的期望,调查竞争对手的表现(尽管数字不一定可靠),标杆自己的表现(比如过去的交付表现)。
2) “由判断结束”就是借助管理层的经验,决定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服务水平(有货率),再根据客户的重要度、产品的重要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等差异化服务水平目标。比如对重点客户的紧急需求,有货率目标是98%,而一般客户是95%;对于新产品是98%,对于老产品就低很多。这是整体目标,在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时,由计划人员适当调整。比如产品越贵,有货率越低;产品越便宜,有货率越高等。
【小贴士6】承诺的是服务水平,还是库存水平
1. 作为一个计划人员,你的目标是承诺服务水平。不过前提是提高组织、流程和系统的能力,增加供应链的可预见性,否则没法做出确切的承诺,承诺了也很难切实做到。
2. 能力低下的时候,承诺的更多是库存水平。库存水平就是承诺备一定的库存,至于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那就不知道了。这样的库存放上去就很难拿下来。
3. 最后一步:综合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的不确定性和服务水平,计算安全库存的公式如下:
1) 需求预测的时间单位是周(即按周预测),而平均补货周期的单位是天,那么两者得换算成统一的单位,比如都用天。
2) 有时候供应周期数据难以收集到:有的公司习惯于给供应商一个大订单,让供应商分次送货,信息系统能够统计供应商每次交货的日期,却没法统计供应商每次的开始日期。另外,如果实施VMI(供应商管理的库存),供应商根据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水平自动补货,采购方不再直接管理订单,也就没法统计供应商真实的供应周期。
3) 上面的公式后面有相当多的假设,比如需求得有一定的连续性,需求和补货周期都服从正态分布。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我们可以验证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有些软件,比如EasyFit(http://www.mathwave.com/)就可以帮助我们:把需求历史的数据系列输入软件,软件就能判断是否符合某种特定的概率分布。不过完美的数理统计模型不多,但尽管不完美,也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帮助我们量化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4. 安全库存的设置是个“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的过程:量化需求的不确定性、量化供应的不确定性、量化服务水平(有货率)的要求,计算出一个基准的安全库存,然后根据具体业务情况来调整。比如新产品要导入了,那么老产品的安全库存可适当调低;年头节下需求旺盛,安全库存可适当调高点等。再比如产品的成本高,就适当少放些安全库存;产品的成本低,就适当拔高安全库存,这样以较低的总体库存,实现较高的总体服务水平。
【小贴士7】适当拔高预测,并不能替代安全库存。
1. 首先,传递的需求信号不同。
1) 假定需求预测是每周100个,安全库存是130个。这传递给供应链的信号是,每周给我按照100个来准备产能;同时,我有个一次性的需求130个,这是安全库存,你帮我一次性备齐以防不测。这样,供应商会按照100个/周来备产能和原材料库存,对于那130个的安全库存,他们会以加班加点的方式一次性解决,影响的是供应链的短期运营成本。
2) 如果适当“拔高”预测,比如把这130个的安全库存分摊到未来3个月(13周),每周分摊10个,那么需求预测就变成110个/周,供应商就得按照这个来准备产能,中长期产能就多备了10%,导致产能利用率低下,长期成本上升。
2. 其次,在SAP这样的ERP软件里,对待安全库存和需求预测的方式不同。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分开处理,相辅相成。
1) 安全库存是“永久需求”,一直在那里,一旦库存低于安全库存水位,ERP就会产生“需求”,驱动供应链补货;安全库存对付的是不确定性。
2) 预测则会根据用户的设置,过段时间没用的话就可以自动删除,驱动供应链来取消或延迟补货订单,并且把手头的多余库存用于别处。等到不测发生时,你发现你手头该有的安全库存没有,因为你的实际安全库存远低于应该设置的值。需求预测对付的是平均需求。
3) 没用ERP的功能,全靠人工判断,一笔糊涂账,很难算清。
【小贴士8】再订货点法的几个变种
1. 会设安全库存,再订货点就很容易
1) 其逻辑是一旦库存降到预设的水位(再订货点,ROP),就启动订货机制,驱动供应链补充一定数量的货(订货量,ROQ)。在货来到之前(补货周期,也叫提前期),库存继续下降,直到订的货到达,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
再订货点ROP由两部分构成:
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平均需求预测×补货周期;
安全库存——这是为了应对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你每周买一次菜(这意味着补货周期是7天),每天平均吃1斤小白菜,那你要把小白菜“库存”至少建到7斤;有时候邻居来蹭饭,那你就得再加2斤。这样,你的“再订货点”就是9斤。
订货量ROQ:
订货成本越高,需求量越大,ROQ就越大;库存持有成本越高,ROQ就越小。
总的来说,ROQ至少要能够覆盖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比如补货周期是10天,每天的平均需求是5个,那ROQ最低也得是50个。如果还低于最小经济订货量,比如供应商说最小起订量是100,那就把ROQ设为最小起订量100。
2) 再订货点法在企业里使用很广,它直接影响总体库存水平、客户服务水平和运营成本。运营成本跟订货量(ROQ)有关,这一参数直接决定订货的频率,以及相关的订货成本,这都是运营成本的重要构成。
订货成本,就是订一次货的相关成本,比如提采购申请、下订单、跟单、运输、收货、验货、摆放到货架、付款等整个订单生命周期的成本。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订货成本在持续下降。但是,光看看我们有多少采购员、质检员,我们就不能忽视订货成本,它是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
库存持有成本,就是维持库存的成本,比如资金积压、仓储费用、保险费用、物料损耗、物料贬值、呆滞等费用。业界一般用产品单位成本的百分比来表述。产品更新换代越快,需求波动越大,这一比例就越高。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费用,在添置库存时注意不到。库存持有成本是个大问题。生意做了,钱却赚到库存里了,说的就是库存成本。
3) 再订货点法的特点是定量不定期,即每次订货的时候,订货量都一样;随时都能订货,但什么时候订货,却不知道。这要求持续监控实际库存水位,一旦达到或低于再订货点,就触动补货机制。
再订货点机制产生的两个假定条件:
补货周期是固定的。如果补货周期有不确定性,我们就得增加安全库存来应对。
需求相对稳定,需求的连续性较高等。
这对库存的及时管理要求较高。在信息化水平高的企业,库存的监控、订货机制的触动、订单的生成都在ERP系统里自动化了,再订货点的运行就流畅很多。
如果没法做到随时订货,对每个料号,只能每个星期订一次货。这意味着采购提前期得增加几天,也是增加了库存。这里的问题是究竟增加几天。断货成本越高,增加的天数越多。但不管怎么样,都是增加了很多库存。
2. 再订货点法除了最基本的方法是不定期,定量,还有一些别的假设、变种:
1) 变种1:不定期,不定量。这种模式下,系统随时检查库存,一旦低于再订货点,就驱动补货,补齐到最高库存水位。在库存水位设计上,这个变种有两个参数:再订货点ROP和最高库存Max,每次的订货量=Max-净库存。净库存不同,每次订货量就不同。
2) 变种2:定期,不定量。这种模式下,系统定期检查库存,补齐到最高库存水位。定时补货简单易行,不用随时去监控库存水位,也不用零星补货,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也较低。缺点就是拉长了补货周期,增加了平均库存量。
3) 变种3:定期,定量。这种模式下,系统定期检查库存,设再订货点和订货量两个参数,补货总量是ROQ的整数倍。
限于信息技术和诸多限制,客户没法消耗一个就更新一次库存,而是每周更新一次,把上一周用的减掉。然后作为供应商,你开始判断是否要补货:如果库存高于再订货点,不补;如果低于再订货点,补一个订货量ROQ;补了一个ROQ还没达到再订货点ROP,那就再补一个ROQ的量,直到超过ROP。
之所以有订货量ROQ的要求,是因为客户有类似的要求,比如每次用4个,或者货架上摆放时6个一组最省空间等,那么,ROQ就分别是4、6。
3. 定期与否,对运营成本影响显著。
1) 如果随时补货(不定期),那补货成本就很高,也增加了运营的复杂度。
2) 定期的好处是操作简单,挑战是增加补货周期,相应地增加周转库存和安全库存。比如定期每周补货一次,这意味着从需求产生到触动补货(注意:是触动补货,补货周期还没算),最长得有7天的延迟。这意味着你得增加多达7天的周转库存。补货周期越长,期间的不确定性越大,你就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安全库存。
4. 订货点法看上去是库存计划的一种方式,其实是供应链的三道防线的结合体。
1) 对于库存计划来说,最基本的其实就三个概念:安全库存、再订货点、订货量。
2) “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叫周转库存,是基于需求预测的,跟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相关;“应对不确定性的安全库存”是安全库存,是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作为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执行效果也直接影响再订货点法。执行不到位,比如信息不对称,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会导致库存升高。
【小贴士9】设再订货点,还是安全库存+预测
1. 在ERP系统里,从计划的角度看,需求是由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驱动的。一般有两种做法:
1) 一种是在ERP里设再订货点,一旦库存达到或低于再订货点,就驱动供应链补货;
2) 另一种是按时段设定需求预测,外加安全库存。
2. 在补货周期内,这两种方式带来的总体库存一样,但传递给供应商和供应链的信息可大不一样,对于供应链运营成本的影响也是。
1) 再订货点=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假定需求预测是10个/周,采购提前期是6周,安全库存是30个,那么再订货点就是10×6+30=90个。假定没有在库、在途库存,再订货点对供应链的需求信号是:给我90个,马上就要。这里有两个缺点:
作为供应链和供应商,你知道不会是90个马上都要。但你没法系统地知道,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多少,因为再订货点没法传递需求的时间维度,它传递的只是需求的数量维度。
当产品特殊性较高,比如定制化设计,或者多重供应链的情况下,供应方高度依赖需求方的预测,层层的再订货点扭曲了真实需求,成为“牛鞭效应”的帮凶,是供应链协同的大敌。
再订货点没法有效应对变动的需求预测。比如前6个星期预测是10个/周,后7个星期是15个/周,再订货点就没法有效应对,除非到第7个星期时调整再订货点水位。
今天用掉1个的库存,产生1个的需求,驱动生产线制造或供应商补货1个;明天的需求是100个,MRP就产生100个的需求。供应链和供应商看到的需求忽高忽低的一个个独立的订单,这对追求平稳的生产、配送来说,是个大挑战。因为再订货点没法平滑需求变动,传递需求预测,除非手工干预,即使再订货点里有最小订货量,这会适当减小波动,但根本问题还是存在。
2) 在安全库存+预测的模式下,再订货点的上述两个缺点,都能得到相当完美的解决。
需求预测的数量维度和时间维度都能设立,比如每周的预测是6个,供应商看到的指令就是每周送6个过来;安全库存呢,给供应商的信号是现在就要,因为安全库存是应对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随时都有。
一旦客户的订单录入ERP系统,它会“消耗”预先设好的需求预测,而不是直接转化成给供应商的指令。这样就平滑了需求的起起伏伏。供应链和供应商看到的需求信号,还是原来设好的需求预测,按照一定的时段、数量分布,,有利于控制生产、配送过程中的运营成本。
如果实际需求太高,超出ERP里向后消耗、向前消耗的设置,多余部分就会以紧急需求的方式传递给供应链,形成需求波动。
安全库存+需求预测则可以更灵活地呈现需求的变化。这让我们得以更灵活地应对促销、价格、竞争等因素,以及季节性需求、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等。
3) 如何选用两种补货方法:
对于简单的情况,比如子库从总库调货,补货周期较短,子库也不需要向总库传递预测,再订货点就能很好地应对。设好再订货点和订货量,由ERP系统持续监控库存,一旦降到再订货点,自动补货即可。如果用安全库存+需求预测,维护成本较高,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对于供应商向总库补货,补货周期比较长的情况下下,供应商需要依赖采购方的预测来备原材料,准备产能,再订货点就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需求不稳定,时高时低,供应商需要比采购提前期更长的预测时,安全库存+需求预测就更有效。通过ERP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安全库存+需求预测也更容易传递,在跨职能、跨公司沟通时更不易被扭曲。
共同的需求预测是供应链协作的关键,再订货点下,没有系统的方法来共享需求预测,导致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更高,为“牛鞭效应”肆虐、短缺和过剩交替埋下了伏笔。
3. 一刀切地设置库存水位,导致要么库存太高,要么太低。他们假定供应周期、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有货率的要求是恒定的,每个产品都一样,但现实并不是这样。
1) 这就涉及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供应链执行。有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供应商的交期不是一样长。不同产品交期的变动性也各不相同。战略供应商“有能力,也有脾气”,配合度不高,催货很难催到;“没脾气,也没能力”的一般供应商,配合度相对较高,通过赶工加急弥补了采购方的计划不足,但是客观上也造成了供应商的赶工加急费用。
第二,补货周期还包括订单发送、来料验收、节假日和周末等,实际时间上比供应商交期要长。如果计划按单纯的交期设置补货周期,就会出现缺货的可能性。
第三,需求的波动性也不同。如果都按照同样天数的需求来设不同产品的安全库存水位,高波动性的产品就可能缺货。
2) 供方的产能情况在改变,所以供应周期也会改变;买方的经营状况、市场形势也在改变,需求的模式、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在改变。
4. 以跨境电商的电子产品为例,计算其81个主要产品的安全库存
1) 用EasyFit测试需求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下,分解最近13周的销售数据,采用92%的有货率目标,用安全库存公式计算出库存量对应的补货周期,分布在1.4周到4.8周之间。这说明,要达到92%的有货率,不同产品需要放1.4周-4.8周不等的量作为安全库存。
2) 分析安全库存跟平均需求量的相关系数是-0.14,表明是负相关:需求量越大,需要的安全库存的周数就越少。需求量大,采购量大,供应商的配合度上升:同一个产品,随着需求量的上升,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安全库存的周数,为企业收获规模效益带来好处。
3) 分析需求的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用标准差除以平均值,让不同产品的需求离散性有了可比性。变异系数大,说明需求变动性大,因而得放更多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周数就要大)来达到同样的有货率。
我们发现,安全库存的周数与变异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是0.84。
5. 库存计划,尤其是多品种、小批量的“长尾”产品,要学赌场,而不是赌徒,就是职业经理人在已知的信息基础上,结合对未知的判断,争取提高赌中的概率,以最小的总成本做成最多的业务。
1) 每一个库存水位的设置都是赌博。库存水位越高,客户要货时有货的概率就越高,但库存成本也越高。我们得时刻权衡收益与成本,即满足需求的概率和成为呆滞库存的概率。
2) 在单个具体的产品上,赌徒式的判断可能比数理统计更准确;但一个公司,比如零售、电商和工业用品公司,动辄就有几千几万个产品,这么大的样本,没有什么比概率统计更能统筹思考、全局优化了。
3) 在一个个具体的产品上死磕,“广种薄收”,每个都设一点库存,结果是总体库存高,但综合有货率低;在数据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支持下,虽然在具体的产品上可能输掉,但在众多产品中能优化有货率和总库存。
【专题一】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VMI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缩写,最早在零售行业出现,就是根据库存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需求预测,由供应商自主安排补货,包括补货数量和补货时间,目标是把库存维持在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有货率)。操作得当,VMI简化了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供应链的总库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小贴士10】VMI和寄售没关系
1. VMI说的是库存的管理责任,寄售说的是库存的所有权。寄售存在的客观前提是,供应商处于更好的位置来承担库存风险。就是供应商更熟悉自己的产品,对自己的产品更加有信心;或者有规模效益,在这个客户处用不掉的库存,可以让别的客户来消耗。在用掉或卖掉之前,库存的所有权是供应商的。寄售其实是买卖双方分担风险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两者并用的情况也很常见。
1) 比如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产品没有信心,担心买来后形成呆滞库存;制造商说那好,我给你供货,卖掉的话你付我钱,卖不掉的话算我的,还给我好了。就这样,制造商承担的是库存风险,零售商出的是店面和管理,双方分担风险,为共同的目标协作。
2) 有些大型设备行业,一般都比较复杂,客户的经验很有限,形成呆滞库存的概率很大。客户对供应商的设备不放心。供应商说,在保修期内,我在你家仓库里放一堆备件(寄售),确保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我们马上有备件给你。
2. 但在现实中,寄售常常变味,变成采购方为了降低自己的资金压力,纯粹向供应商转移库存的工具。这有悖寄售的初衷。如果单纯是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倒还不如直接延长供应商的账期。不过在有些悲催的行业,客户要求供应商不但做寄售,而且有3个月的账期,最后拿到手的是张6个月的承兑汇票,算是走到极端了。
3. 寄售背后的运营挑战,鲜有例外,寄售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度,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多的ERP系统,在处理寄售上都乏善可陈,这往往意味着定制开发,或花大量的人力来手工管理寄售。
1) 在寄售模式下,货物发送给客户了,却不能当作应收账款来处理,就不得不在ERP里设一个专门的账户来跟踪这些库存;
2) 日常的库存转移、对账很容易出现偏差,系统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物料的移动,信息流和产品流不同步,最后不得不靠大量的人力来一行一行地对账。
4. 管理得当的情况下,VMI的优点:
1) 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因为一有需求,马上就可以拿到货。
2) VMI也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客户和供应商两处的库存合二为一。这也是供应链的一个基本原理:供应链上的库存节点越少,供应链的总库存就越低。库存低,成本就低;库存少,导入新产品就更快,因为要消化老库存更少,可以更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动。
3) 对于供应商来说,获得更多的确定性带来的好处可以抵消库存带来的额外成本:
产品流。有VMI之前,产品的流动是由订单驱动的,补货需求时高时低,供应商看到的需求变动很大;建立VMI之后,供应商可以参照最低、最高库存水位和需求预测,比如每天产线安排就平稳多了。也可以根据淡旺季提高产能利用率,单位生产成本下降。物流配送也是:根据客户的预测,供应商可以每天送货,也可多天送货,这样配送成本也降低。
信息流。有VMI之前,信息围绕订单流动。每个订单都得确认交期、单价、数量,交付,验收入库,N多个订单就有N多条信息流,如果客户催货,供应商是没法判断究竟有多紧急的——他们能做的就是根据采购方的声音高低,以最快的方式赶工加急,花了不少冤枉钱;有了VMI之后,供应商只需要知道三类信息即可:最低、最高库存目标水平,当前的实际库存,以及需求预测,供应商可以确切地知道客户现在手头有多少料,根据这些信息更好地安排正常生产或者赶工加急,所以成本更低。
资金流。有VMI之前,是订单驱动,每个订单都得结一次账,供应商和采购方都得花大量的精力来对账,尤其是采购单、收货单、发票三单不合一的时候;有了VMI之后,一般每两周或一个月结一次账,统计总数,乘以单价就是总价,资金流就简单多了。
5. 与损人不利己相比,损人利己是种高境界。在“别人的孩子不心疼”的心态下,采购方损人不利己,供应商在库存上积压太多资金,是供应商不喜欢VMI的一个根本原因。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不合理的成本最后供应商也会以某种方式转嫁给采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