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家庭这个父母子的三角结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极重要的创造。”
“可事实上尽管社会学家怎样尽力指出这个结构是如何巧妙,如何有用,更如何能满足我们人类生活的需要,如何使社会文化得以绵续,他们还是一手掩不尽这三角结构中不断发生的错综悲剧。这些悲剧虽则不常为社会学家所重视,但是到了小说家手上却成了写不完的题材,随手都是很好的例子: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曹雪芹的《石头记》,以及近代巴金的《家》都是取材于这三角结构的裂缝,加以渲染抒述的。”
1.弗洛伊德的寓言
“我们一提到亲子关系,很容易就想起S·弗洛伊德的学说来了。我想他很可以算是一个特别重视亲子关系对于个人性格的影响的学者。弗洛伊德是个医治精神病的医生。”
“弗洛伊德在无数精神病的个案里找出了一个共同的病源,那就是他们在潜意识中遏制着的一个心理情结。这个情结的内容是“恋母仇父”,因之他用希腊神话中杀父娶母的主角俄狄浦斯的名字来称这情结。”
“弗洛伊德至少指出家庭这三角结构中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矛盾。这矛盾就存在于亲子之间。他指出了这矛盾之后,接着就用性的竞争来解释父子冲突的原因。父子的冲突很可能颠翻家庭的组织,社会为了要维持这个结构,不能不把孩子恋母仇父的心理压制下去,使这个破裂的可能性不致演成事实。”
2.社会和个人
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
我们所要应付的环境已经充分被人类修改过,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为的文化,以至我们不能任性举动,必须遵守一套人为的规则。
正式因为人生下来并不是一个完全适合于集体生活的动物,所以我们的集体生活不能全由本能来完成,而得求之于习惯。社会习惯的养成是抚育作用的主要事务。我们要把一个生物的人转变成一个社会的分子,这个转变的初步工作就在家庭里。
我们若观察一个孩子的生活,有时真会使我们替他抱不平。他很像是个入国未问禁的蠢汉。他的个体刚长到可以活动时,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干涉他活动的天罗地网。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
我们长大了的人觉得在这世界上做事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须知这是从十多年种种不自由中挣得的自由。社会的桎梏并不是取消了,只是我们熟习了。我们得把和社会生活发生矛盾的本能检点收藏,另外养成一套应对的习惯,自由世界才能实现。
权力是社会控制个人的力量,它发生在人类本性和集体生活的不相谋合处,生物和社会的矛盾场合下。权力的来源固然是社会的,但是社会不能直接来约束人,它还得藉着人来表现。被派定来抚育孩子的人就得接受社会给他的使命来执行这件令人不痛快的事务。在一个抚育是父母的责任的社会中,父母就得代表社会来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因之生物和社会的冲突一化而为施教者和被教者之间的冲突,再化而为亲子间的冲突。这是我认为家庭三角里亲子间第一个可能发生摩擦的根源。
3.严父和慈母
亲子间的冲突是发生在抚育作用的本身。若是管教的责任是由父母共同担负的,则子方对于亲方可能发生心理上的反抗,自不会分出父母来的。于是所谓“恋母仇父”的情结也就无从发生了。
亲子间亲密的感情,发达的结果,使亲方会站在孩子本性的立场来体恤他的痛痒。这种痛痒相关的联系可说是生理性抚育中所必需的。我在第一章里已解释过,从个人立场看,生育是件损己利人的事。在生物上亲子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两个个体中的鸿沟在客观世界中是永远不能填补的。可是种族的绵续必须打破这条鸿沟,得在亲方造成孩子即是自我一部分的感觉。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很可以变成亲方和孩子的对立。亲方把孩子当作自我的一部分时,这种对立会使社会性抚育发生困难。若是社会一定要父母担负孩子的全部抚育责任,它实在把亲方本身放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了。
解决这难题的方法就是父母的分工:由父母分别担任社会性和生理的抚育工作。最普通的分工方式是严父慈母的安排。
双系抚育的发生实在还是出自人类抚育中包含社会性抚育的部分。
社会若是要使父亲担任这严父的职分,多少得隔离父子的亲密关系。在一个父权发达的地方,父子间的间隔时常是显著的,又因为母子间有生理性抚育的关系,必得在一起住,在夫妇之间也发生了隔离。门限为界的夫妇分治情形于是发生。门限以内是以生理性抚育为主,门限之外是以社会性抚育为主。父子在感情上分隔到极端可以成为贾政和宝玉的关系,这可以说是父权家庭的理想形态。这样的父亲在家内才容易维持他的尊严,必要时可以代表社会要儿子的命。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见到父权社会里,父亲对于孩子的行为常要担负道德上和法律上连坐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已成了我们家喻户晓的成语。
(亲子间的冲突发生在抚育作用的本身。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她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呱呱降生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她闯入进来,到处触礁。父母承担抚育责任,代表社会来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但是,孩子的天性里的某些东西一旦被破坏,也许再也不可逆了。我在前面写荣格心理学的笔记时就有提到荣格始终如一地坚持的一贯立场,即对一个人的天性的任何强制性改变都是有害的。在荣格看来,父母的作用是尊重子女的权利,使他们按自己内在天性所指引的方向去发展,并为他们提供这种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和机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种种冲突,大部分都是由这种性格类型的不相容导致的。此外,还有很多父母,他们不明白亲子两方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他们把孩子当作是自我的一部分,他们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都施加在孩子身上,指望孩子出人头地。还有父母把孩子当投资,但怎么说都是要精心培养的啊,不是给口饭就了事的。甚至有些父母棍棒教育孩子,所谓什么“棍棒出孝子”,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啊,打并不能解决问题啊,棍棒可能造成孩子心理扭曲啊。还有些父母打着“为你好”“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这样的说法,让孩子一次次无奈妥协。那有些付出真的是孩子真正内心需要的吗?有没有问过孩子的想法呢?说到这,国际不打小孩日才刚过去呢,请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引得,懂得尊重,有效沟通,请把孩子当作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吧,他/她不是你的附属物啊,请尊重他/她,呵护他/她,养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抚育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啊。最近几件社会热点事件,也是亲子冲突造成的悲剧啊。正如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