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上海
回到上海十天了。时间不长,但感觉经历了很多。
我家九岁的宝宝说,他觉得时间是不一样的,玩游戏时过的特别快。我又何尝不这么认为呢。
总在一个地方,每天上下班,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感觉不是过了很多年,而是一天过了很多遍。
变化中才更能感知自己的存在,变化才有美。
离开上海五年后,我又回到了上海,这次回来为了孩子来上学,也为了自己跟上时代的节奏。
选择不同的城市,也是选择了不同的生活。
浦西的感觉
五年前在上海时,工作生活都在浦东,那里到处都是截然一新的感觉,平整的绿化,高耸的大楼,整洁的路面。偶尔来浦西逛逛,窄窄的街道,小小的门面,看着就不太习惯,可是从未深接触过。
这次回来,孩子在浦西上学,生活在浦西,而且是在最繁华的南京东路和外滩附近。到这里后,开始采购缺少的日用品,这附近的超市都特别小,想买的用品很不好找到。
以前在浦东,也许是凑巧吧,附近都有一两个比较大的超市。这里,从地图上一遍遍搜超市,过去,失望,稍微买点有的日用品。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直接搜大超市的名字,发现比较一公里外有个家乐福。我猜这次没问题了,孩子还跟我打赌,说这次肯定也是个小超市,我就跟他赌了。当我按着地图到那时,我真的傻了,人家叫easy家乐福,果然是很小一个超市。
这里的麦当劳,肯德基里没有洗手间的,这也颠覆了以前的认知,不过它会注释一下,洗手间在旁边的商场三楼哦。
这里的所有营业的店铺都很小,有的感觉只有一米的宽度,外面摆着要卖的用品或菜,里面坐着一个人,这个人转个身都要小心翼翼的。
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卖日常用品,要尽量降低成本和价格才能生存。所以这边的人精打细算,这里的菜价比浦东略微贵一些。
这里菜市场的菜打理的特别干净,而以前在的石家庄走的是豪放路线。
周末又去世博园逛了逛,还是喜欢那宽敞、大气、整洁的感觉。
老房子的感悟
我们住的房子很老了,据房东老爷爷说他24岁住在这,现在84岁了。这里的厨房和厕所在楼梯的另一面,就是楼上的邻居上下楼要经过的。这里的排水个别位置还是采用的明沟,楼下能看到排出的污水,所以经常味道不好。在这里,感觉体验了另一种生活。如果没经历过,还不了解这种生活。
这个小区也一直传着要拆迁了,可能是需要投入太大了吧,一直没拆迁。遥想六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小区建的应该很先进的吧,这么多年过去了,新兴的房子都建了很多代了,而这里反倒成了配套很落后的房子了。
所以,作为小区只能等着拆迁,作为人就要主动跟得上时代了。
社会发展的太快,要用力跟上。
其他发现
这次回来后,发现街上有了双层的城市观光车,有了外语电视台。这边的英语感觉比以前更重要了,需要。
最近特别喜欢一个词,“迭代”,就是觉得该做的事情先做起来,然后去一步步完善和修正。如果总想着万事俱备了再去做,总能找到“差一点”的理由。
人们总喜欢说某人“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我也想的话,起码经常“插插柳”吧,否则永远不会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