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年
从我们村到邻近的邢襄古镇共两条路。一条为柏油马路,出村往东,倚山傍河,稍近些。
一条为水泥路,不过远些,出村往南,上山梁,再沿山梁往东,过数座山峰,然后下陡坡,就到了。
近几年,每当黎明,去邢襄古镇玩儿时。我总喜欢舍近求远,走水泥路。
骑着电摩缓缓奔驰在山梁,抬头望远,四野的风光可真迷人啊!
天空深邃而蔚蓝。朵朵白云宛如只只绵羊,格外温柔地悬挂在天空。东方,太阳还未升起,此时空中呈现鱼肚白的云彩,颇为壮观。
面前的水泥路,五米来宽,路两旁栽种着海棠树、杏树、洋槐树、椿树等树木。
各类树木已一把来粗,树冠茂密,绿意盎然。路旁草丛上,无数的彩蝶正翩翩起舞着。
不远处时时传来鸟儿婉转的歌唱,这一切,更给这道山梁增加了不少情趣。
由于雨水充沛,南坡上,各层梯田的庄稼,长得格外喜人,如同滚滚绿浪,汹涌翻滚着。
因而,我常会被山梁上美丽的风光而吸引,于是在峰回路转的地方,停下来。
站到山巅,举起手机,将这些美丽的风光用心拍下,然后发给城市工作的朋友,请他们共同欣赏。
在峰回路转的道路旁,常会出现一座蓄水池,蓄水池为圆形,水泥而制,深十来米,直径四五米。
池水是由山沟的水井处抽上来。然后,池水再由池底一根黑色塑料管,源源不断地流向北面坡上,各道水平沟里,依靠滴灌设施,去浇灌果林。
看过水利设施,再抬头遥望不远处坡顶,耸立的电力设施,这些高耸的铁柱钢塔,犹如一座座巨人,被密织如网的电线连接一起。
巍然屹立在每一座山梁上。真的,往昔在家乡的山梁,很少看到过这些巨人,仿佛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这座座设施遍布于家乡的山巅上,这一切,无疑让我惊诧不异。
哦,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相互立体交叉于山梁上。这,难道不正体现了目前山区人,在生态绿化方面的繁荣发展吗?
有时,会在某个峰回路转的地方,碰到一伙管理山林的汉子们。可能趁凌晨天凉快些吧!
所以一大早,他们就早早地来到这儿,将一辆白色汽车停到水泥路旁。
下了车,他们开始全副武装:先将长袖外套穿好,然后将风帽、墨镜、口罩全都戴好,便各人怀抱一台割草机器,如同抱着一个琵琶,然后一步步地向水平沟而去。
接着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他们开始为半山腰的果树清理杂草。
因为快,人来高的杂草不仅影响树木的光照,而且还吞噬了这里土壤里的营养,所以必须要将它们全部歼灭。
这时,它们犹如伏首称臣的敌人,随着汉子们脚步的移动,而纷纷仆地投降。
片刻,人们身后的果树在朝阳的拂照下,终于再次扬眉吐气地伸起腰,继续生机勃勃地眏入人们的眼帘。
人们常说:“ 山里人好客!”的确,即使不曾谋过面,若在旷野中相遇,双方总会送上甜甜的笑容。
一天,当刚拐过一道山峰,就看到在晨光的笼罩下,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正在举杆摘槐米。
在他的脚下,绿中泛黄的槐米铺了一层。这些槐米,含苞待放,恍如美丽的星星一样,格外可爱。
当看到我,汉子立刻停下干活,向我微笑地打招呼:“这么早,上哪里去呀?”
这个陌生的庄稼汉子,身穿黑色背心,蓝色短裤,脚上是双黄色的塑料凉鞋。面庞,虽然黝黑得很,不过脸上那真诚的笑意让我好感动。
“上古镇看荷花哩!你呢?这么早,就上山干活呀!够勤快的呀!”我忙含笑地回答道。
无疑,在这样坦诚相待的招呼中,我们如同久违的朋友。相逢何必曾相识呢?只要你热情相迎,自然也会得到热烈的回应。
朋友们!有空了,也请来这道山梁玩儿吧,这道山梁的可爱与可亲,会让你开心畅笑!
作者乐年,原名孔建军。出生于一九七六年,自幼喜欢读文学书籍。曾有小说,散文发表于巜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媒体。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