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深深深几许 系列001》——
文本逻辑与课堂逻辑
——《麦琪的礼物》听后的几个问题
昨天上午听了严老师的课,课题是《麦琪的礼物》,严老师的课节奏紧凑,逻辑清晰。课后,马上进行简短的评课,澄清许多问题,可谓高效。当然,自然也留有疑惑。
问题一:高效课堂的评价维度。
评课的时候,曹晓丽老师感慨到:一节课的课容量好大,课堂效率好高!杨超老师单刀直入,指出课上讲得多了点儿。那么问题来了,课堂效率是指课容量的广度,还是理解的深度?或者说两者要怎样平衡,才能让学生的收获最大化?我们如何评价学生的收获,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广泛度,还是对话的深度?这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澄清。
问题二:文本逻辑与课堂逻辑。
课件呈现的最后一个问题:读了这篇小说,你感动么?请从小说的要素上思考,为何这篇小说如此打动你?
王静老师的疑问是:除了这对穷困夫妇之间令人感动的真爱之外 让我感受更为深刻的是悲怆。为对方倾其所有就是真爱吗?包括赖以生存的面包,还有支撑我们体面活下去的尊严, 真爱没有别的方式了吗?在我看来,这种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不可取。(本段文字经王静老师整理而成)
王静老师的疑问里有两个要点,:
一、阅读感受与真实性。读完小说之后,给读者留下的不仅仅是因真爱而感动,更有因贫穷而倾其所有的悲怆。是感动,还是悲怆?小说的情感基调如何确定?感动不感动的关键在于故事的真实不真实。当然,小说的真实是诗之真,而非史之真,如果按照史之真来要求小说,就有点儿越界了。小说是人类情感的试验场,作者往往会将主人公放在极端的环境中进行考验,从而揭示人的可能性。虽说是试验,但其试验环境却是高度仿真的,仿真程度越高,情感的真实性越强,感人的力量也就愈大。欧·亨利小说艺术的特点在于其精致的结构,然而其缺点也在于此,设计感太强,让人感觉不真实,以致于减损了小说感人力量。
悲怆不仅是因为贫穷,更是因为双方采取的爱的方式,爱一定要倾其所有么(包括物质层面的面包和精神层面的身份与尊严)?进一步的问题是,作者对这种爱仅仅是赞美么?有没有反思和批判?这就涉及另一组问题,即文本逻辑与课堂逻辑。
作者有反思和批判么?没有,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证据是小说的结构、题目“麦琪的礼物”以及作者在结尾处的说明——“那三位麦琪,读者都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因此,从文本逻辑来讲,作者是歌颂这种爱情的,是想借此而打动读者的,而不是悲怆,让读者来反思和批判的,这是文本的逻辑,我们应该遵守。
然而,作者没有反思和批判,上课可以涉及么?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么?当然。因为课堂有课堂的逻辑,课堂不仅仅要理解文本,还要理解生命和文明。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文本与作者,但也可以突破文本与作者,站在当下的立场,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进而升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既要遵循文本逻辑,也要遵循课堂逻辑。
初次听课,便感受到了严老师的严谨与开放,感受到了中语组的坦诚与深刻,这是对南明文化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