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拿着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走出尚湖南岸的宝武领导力发展中心隔离点的那一刻,我知道,我自由了,我可以过正常的生活了。
清楚的记得,我进入隔离点时还是万物渐次复苏,春气萌动时,走出隔离点时已是绿荫冉冉遍天涯,满树繁花。我依旧穿着早春的衣裳,头发已盖过了小半个耳朵。因为久住朝北的房间,似乎怕见强光,抬头望着春雨潇潇的天空,不禁深吸一口久违的新鲜空气,街上的行人已经是单衣薄衫。
隔离点这三个字,透着一丝特殊的“寒意”,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很多人闻之却步。
曾经以为新冠病毒不会再来江南福地常熟,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会殃及常熟,离我们如此之近。当整个城市被按下 " 暂停键 " 时,我却按下了 " 快进键 ",毅然决然地进入了令人却步的疫情防控隔离点,默默战斗在 " 特殊战场 ",用爱与担当、奉献与坚守,筑起集中隔离人员的坚固防线。
一个多月的晚上十点多,我看了一会书后刚躺下,接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通知,通知我次日上午到市卫健委参加培训,下午去隔离点报到担任点位长。虽说下班前知道近日可能要去隔离点当点位长,但没想到消息是如此真切,时间如此紧迫,我立马翻身起床,快速思考该带哪些东西到隔离点,脑海中大致列了个清单,找出很久没用布满灰尘的行李箱,把日常生活用品装了满满一箱。
2022年2月22日,一个写满“爱”意的日子。我们18名点位长接受了半天的隔离点管理工作和穿着脱卸防护服集中培训,吴晓红常务副市长为我们举行一个简短的动员出征仪式后,我驾车飞驰在新世纪快速路上,驻往离市区北十多公里的海虞镇隔离点。
当我正想走近隔离点入口,坐在警车上的两名警察立马走下车拦住了我的去路,一脸懵然地问我要干什么,我自豪的回答说:我是来上班的。正与警察说着话,海虞镇的组织委员沈彬走了过来,给警察说了我的情况,两名警察随即放松了警惕。
在联系隔离点的海虞镇劳动所叶所长后,沈彬向我介绍了隔离点的简要情况。我担任点位长的海虞镇隔离点,是由位于奥特莱斯广场的格林豪泰酒店改建而成,共收住了69名隔离人员,集中隔离14天。
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是分布两端、分开独立的。在叶所长的引导下,我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入了隔离点,就这样开启了18天的抗疫工作。
我把行李放到房间后,顾不上休息,开始熟悉各个区域的情况,翻看各种应急方案和台帐资料,叶所长把我介绍给我的即将共同战斗的各个同事。
为实现“闭环管理”,不能让疫情风险外泄。隔离点划分成了“三区两通道”,也就是生活和物资保障区、缓冲区、医学观察区,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不同区域有严格区分,物理隔断,并有明显标识。
我们工作人员由西端进入生活和物资保障区,直至到期脱班,再也不能走出生活保障区。被隔离人员由东端进入,进入医学观察区,直至解除隔离,再从这条通道离开隔离点。
被隔离人员住在医学观察区,每人一个房间,房间门口装有门禁。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也是可以合住的,但须医务人员评估,隔离点管理者确认后方可,如14岁以下儿童、孕妇、70岁以上老年人、缺乏自理能力的。
工作人员则住在生活和保障区,通过缓冲区进入医学观察区送餐、测量体温、核酸检测、消杀和垃圾清运。穿着和脱卸防护服是一件非常麻烦谨慎的事,分别在生活保障区和缓冲区进行。如果操作不当,会有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脱卸防护服更要小心谨慎、规范操作。因为从医学观察区出来后,防护服上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因此,脱卸防护服光手消毒需要4次,这么多步骤操作下来,需要8—10分钟。
对于我来说,参加集中隔离点的防疫工作是第一次,而且是我的任务是承担指挥协调工作,这不仅是陌生的工作,更是一次考验。带着一丝迷茫,面对责任压力和工作环境压力的双重压力。说实话,一点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害怕也是没有用的,我只能前行,开始慢慢摸索起来。
点位长的角色主要任务是负责日常管理,统筹安排防控消杀、健康监测、人员转运、垃圾清运、安全保卫、心理关爱等工作,既是统筹协调的调度员,也是信息沟通和传达的联络员,既要全面掌握集中隔离点的各项信息,又要在工作中发现和完善不足之处。我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有序推进每日工作开展。
我们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并不多,总共16人,绝大多数是90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我们的医护力量是3名医生、3名护士,担任副点位长兼医护组长的孙科,是卫生院的信息科长,业务熟练全面,工作主动负责。3名护士都是尚未结婚的90后,虽不太喜欢健身运动,但充满了爱心和青春活力。担任感控专员的护士徐雯震更是连续作战,去年8月参加了支援扬州市的抗疫工作,半年内连续三次出征。
我们的消杀力量来自海虞镇综合执法局的4名队员,也都是充满朝气的90后,虽然没有进编,拿着不高的薪资,对待工作仍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我们的安保力量来自海虞镇派出所的5名警察和辅警,2人进入隔离点24小时不间断盯住隔离场所和人员的监控屏幕,3人在隔离人员通道出入口负责安全工作。
我们的后勤力量来酒店的店长和1名女服务员,年轻的店长长着一张娃娃脸,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女服务员一样,俩人都来自河南。
生活保障区内设置了两路监控,2名辅警轮班对医学观察区及隔离人员开门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而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监控则由感控专员进行实时监控。
在隔离点,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这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无论是隔离人员解除隔离,还是人员配餐、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垃圾清运、政策传达、整理日志 …… 每件事都需要我和我的团队解决。
每天早上 7 点不到,工作人员穿戴好装备后,开始分发餐饮、测量体温、问询需求、环境消杀、清理垃圾 ……晚上则是利用腾讯视频进行业务培训。到了晚上 11点多,我不敢躺下休息,因为这个时候市防疫指挥部仍会发来最新的指示要去传达落实到位。
一天之中,早上是工作人员最为紧张忙碌的。早春时节,天气仍是寒冷。生怕早餐冷掉,送餐的工作人员自己的早餐顾不上吃,抓紧每分每秒时间为分布在三个楼层的隔离人员送出每一份早餐。脱卸下防护服,回到生活区吃早餐时,早餐早已凉了。
工作人员送完早饭又开始收医废垃圾,將隔离人员放在门口的生活垃圾收集在专用的医废垃圾袋中,每个医废垃圾袋收满后按一个方向扭转,成螺旋条状,用鹅颈式扎法收紧封扎带,确保医废垃圾的密封。收集的医废垃圾统一转运到隔离点医废垃圾临时储存点,等待专业的医废垃圾处理公司转运,点数过称签字后运出隔离点。
看着隔离人员能平安、健康地离开隔离点和家人团聚,是我最大的心愿。这里隔离观察的既有儿童,也有70多岁的老人,还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我对同事说,住在里边的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
就这样,我们这个由16人组成的 " 临时大家庭 " ,共同关注隔离人员的诉求,通过昼夜倾心服务,充分做好人文关怀,为集中隔离人员提供特需药品配送、心理疏导等服务,让每一位隔离人员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在查看隔离人员信息时,我留意到有3名隔离人员的生日恰巧是在隔离期间。为了让他们在隔离期间也能开心过生日。我在与配餐负责人沟通协调后,在生日当天暖心地为隔离人员送上了小型生日蛋糕,让隔离人员在隔离当中度过了难忘的生日。
隔离人员中有俩位小学生,作业没有全部带来,他们的家长提出要解决小学生缺乏作业这一问题,让孩子学习不落下功课。因为他的亲戚朋友都不敢到隔离人员家里取作业,隔离点工作人员想出方法,联系协调了隔离点附近的海虞小学,当夜将小学生的将作业送至隔离人员房中。
隔离人员中有位孕妇,和丈夫分别是密接、次密接,所以不住在同一个隔离点。刚进入隔离点的孕妇出现严重的早孕反应,食欲不佳,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我们的队员纷纷将各自的带来的零食捐出来,将话梅、水果等零食送到孕妇房间,孕妇吃了工作人员送的这些零食后,早孕反应大为减轻。
“我早孕反应又严重了,两天只吃了一个苹果,也吐了出来,还吐黄水,吐血,我有点害怕。"接到孕妇的情况反映后,我征求医护组长意见后,当即向市防疫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建议立刻送黄码医院就医。徐正副市长极为重视,当即批示:抓紧联系,抓紧落实。我通过与市防疫指挥部卫健委领导紧急协调后,不到半小时,急救中心的负压车闪着警灯驶入了隔离点,一小时后黄码医院的陈院长通知我病人需要留观。经过三天的救治,这位从陕西到常熟务工的孕妇回到了隔离点,次日解除隔离安全回家了。
对正在隔离点工作的海虞镇综合执法局的队员苏恬来说,2月25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30岁的生日。当天,我组织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庆生仪式,在生活区的桌子上,大家摆上蛋糕和水果,点上蜡烛,送上诚挚的祝福,在隔离点其他队员和医护人员的歌声与祝福中,苏恬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生日愿望。
我们隔离点中,有3名护士,1名酒店女服务员。三八”妇女节那天,下午原本是她们的假日,但从她们身上丝毫看不出今天是她们的节日。我通知后勤保障负责人为驻守在隔离点的4位女同志送上了鲜花。海虞镇唐亿镇长知道这一情况后想得更周到,特意安排送来了蛋糕和水果拼盘,并致以美好的祝福。
经过半个多月的战“疫”,一个个好消息扑面而来。人们期待的春天正在靠近,我们熟悉的常熟正在回来。这18天的隔离点工作,人压抑着,心累着,但我无怨无悔。
这18天的经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所有抗疫工作者的不易。同时,感恩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友爱和付出,当然还要感谢所有被隔离人员的理解及配合,大家一起努力才使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完成18天的隔离点工作后,我这个隔离点管理者,接下来是和隔离人员同样的待遇,14天的集中隔离。我离开了海虞镇格林豪泰隔离点,被统一转运到了20公里外的莫城街道的湖鹤集宿楼隔离点。
驶入四周都是围垱的隔离人员通道,引导停车的工作人员隔着防护面罩说他在隔离点二十多天了,嘱咐我千万不要忘了东西,进去了就再也不能出来拿了。
我拖着沉重的行李,打量着隔离点的周边环境。在隔离区入口处,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核实了信息,发给我一袋生活用品、一支额温枪和一张隔离点友情提示,指着二维码叫我加入微信群,并嘱咐了重点注意事项,然后我走进了自己的隔离房间。
每天上午、下午自测体温,隔天进行核酸检测。每天的三餐会放在门口的凳子上,取餐时佩戴口罩,其余时间请不要打开房门,微信群里不时传来了提示消息。
在疫情面前无可奈何又必须顽强熬过,没有想过,有生之年,我第一次被隔离。
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自己。这样孤独的自由,是否能换来内心的安然和解脱?我曾经想过这些问题,如今我将不得不亲身体验。
房间外有个阳台,但被封闲起来,移门只能开20多公分的门缝用于通风。我望着窗外,农田民舍交错,一畦畦的油菜花已经开了,远处的虞山秀美的轮廓依稀可见。
我知道,这集体宿舍本来是提供外来务工者住宿的,被临时改成了隔离点。住在这里,别的还好说,就是床垫是夏天的凉席垫,床太硬。每天三顿饭,很准时,上顿还没消化,很快就送来了。
不能跨出门半步,在这样封闭的空间,我内心的静寂似乎伴随着秒针的“嘀嗒”、“嘀嗒”。
窗外的阳光是多么明媚,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能感受到自由的重要性。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在隔离的日子里,实在是无聊透顶,背着手在房间里来来回回地走动。我想应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把自己这一次中最难忘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不知道算不算得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看完315晚会,正在纠结以后吃不吃老坛酸菜方便面,突然接到孙科微信语音电话,接指挥部紧急通知,隔离点将接收疫情相关隔离对象,不再作为脱班工作人员隔离点,夜里第一批紧急转运,请大家做好转运准备。
我赶紧收拾整理房间东西,等待转运正式通知。子夜时分,一声令下,车子行驶在空无一人的街上,我们第一批50人分乘两辆大巴,紧急转运到了8公里外新的隔离点宝武(常熟)领导力发展中心。这个隔离点地处尚湖南岸,又名“宝钢尚湖村”,是宝武钢铁集团领导力培训的基地、发展研究的智谷,住宿条件和环境比原来的隔离点提高了不少档次。
领好房卡,洗好澡时已是丑时近2点,有的人已进入梦乡,而带着任务的隔离点工作人员依旧在与月亮同转。
窗外对面屋顶上的几只鸽子在夜深人静时时而咕咕咕的叫着,让我不能安然入眠,这几只鸽子也陪伴了我余下的隔离日子。
天亮后,我望着窗外,楼下中庭的七棵丁香树,齐整整的静默。她仿佛是我的朋友,不分昼夜一直守护在我的窗前,默默陪伴着我。
快二十天没回家了,离愁之绪油然而生,我不由得想起明代诗人岳岱的诗《山中寄张子言》:独坐空山思五陵,丁香花发又逢春。灯前欲共平生话,月落松窗梦故人。
在宝武隔离的几天里,天空时常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丁香花在嫩一嫩的绿叶间,忧愁着,期待着。丝丝轻风掠过,几缕雨线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飘过纱窗、洒在我的发际、唇上,清清的、凉凉的,仿佛还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苦涩。
雨中的丁香花,淡淡的紫色,自然的让我想起了近的和遥远的一些事情。正因为丁香代表着幸福,找到它就等于找到了幸福。我忍不住轻轻地笑,然后是一点点的心酸。
在百无聊赖的时日,我站在窗后张望,静待门开见暖阳的日子。不能说话,思想可以任我傲游,除了微信群里和好友漫无边际的聊天,有时会想起远方的友人。除了继续读之前没有读完的书,再就是码点文字。
3月24日,想着这是隔离的最后一天,我开始收拾行李。14天的隔离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走了,渐渐演变成生命中最难忘的回忆。可撤离房间时,我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走着,我伸出手摸了摸单人床,又抬起头望了望被塑料薄膜封住的空调通气口,走到窗边凝望那七棵丁香树,像在寻找着什么,又想挽留些什么。
难以忘记,我在隔离点与全体队员齐心合力的日子,见证了很多隔离人员从初来时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欣慰和收获,也记得为队员苏恬过生日时,他摘下口罩,感动的微笑。
走出隔离点的那一刻,我就像卸掉了肩上的千斤重担,有种说不出的舒坦。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羽羽毛,像屋顶上的鸽子那样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我深深感受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场依然严峻而漫长的“战役”面前,仍有无数人在为之奉献和努力,齐心协力方能共克时艰,我很庆幸自己能够贡献一份力量,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名公务员的使命,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