⒃随感十六——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没有成家立业的人,是感受不到这一点的;没有觉察、觉悟之人亦然。
最初听到这句话时,是在邹城上NIP夫母智慧课时,段霜老师讲的。当时听了很是不以为然。因为我就是好讲道理之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当时听了还很不服气,家怎能不讲理,如果不讲理不就乱套了。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理直气壮。现在想来,凡是有这种想法之人,大多在家里是“主人”,在家里很有“权威性”,说一不二,男的就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女的就是“女皇”级的。这种人,如果不修炼、不翻然醒悟,永远在“理”的驱使下去处理家庭关系、去处理亲情关系,永远让家人屈服于他的“权威”之下,到头来也是很可怜的,因为在他心里永远“理大于爱、大于情”,至死都当理的“奴隶”。其实,是家人的包容、宽容、忍耐,才让这种人大讲特讲“理”。现在想来,过往的我不就是理的“奴隶“吗?至此,才充分理解了妻的包容是多么的宽广无限。
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谈恋爱时,爱人的一点小个性,都认为是很可爱的,都能增加爱情中人的甜蜜之感,因为当时心里都被爱的情感占满了,有一点包着“爱蜜”的小瑕疵,也认可是可爱之处,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都是这种感觉,你我亦然吧。等身份转变,成了丈夫之后,要是还耍“小女人”个性,就可能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了。夫妻之间争吵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干的多来,我干的少来,非分个你清我楚不可,孰不知,越争越上劲,越争越讲“理”,越争越翻旧帐,火气上升,以至于大打出手也未可说。最后一分析,争的什么呀,也不为什么,就是争的一个“理”,有用吗?没用;没用还争,在那种情景之下,还真的是非争不可,过后想想都可笑。夫妻吵架,永远没有赢家,有的只是互相之间的伤害。在家庭中对与错出来了,情感也受伤了。
家庭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方强势,另一方必弱,才能使家庭和睦相处;双强双弱,不是家庭最和睦,就是家庭必分裂;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不“讲理”,只讲“爱”和亲情。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被爱、被接纳。特别与孩子之间,平时讲做人做事的道理还可。在与孩子关于学习方面争论时,切忌不能摆事实讲道理,否则,只会更加伤害孩子。孩子的班主任让家长晚上接放学的孩子回家,孩子不想让家长接,很是生气。昨天晚上,我接儿子时,儿子还是让我走他骑车走的路,本来他选的那个路有红绿灯、人也多,走不起来。我说“向前走吧,人少也快。”儿子说“那么早回家干嘛,还是向南走。”我知道儿子不想让家长接还生着气,我顺从了儿子的意愿。我偷眼发现儿子从车窗一直向外望,看匆匆骑车回家的同学,儿子心理一定很羡慕、很渴求,他很想自己骑车回家,能和同学们说笑着走,多开心。我认为要拔除儿子这个“心锚”,否则,他的心情会一直解不开,对他影响不好。晚上回到家后,我和他和风细雨地交流。他妈妈也和我一块坐在儿子床上座谈。在交谈过程中,儿子强调自己可以自己回家,要接可以用电动车或自行车接。我心中好有气,也不敢发,在想着怎样才能说服孩子呢?他妈妈站在儿子的角度给他分析,我也给他说师命难违,就接一个月,等会考完不再接了。他妈妈从他中考有潜力,现在的班主任也认为他有冲上去的潜力,所以让家长配合,一块冲过“会考关”。儿子也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也同意了接的意见。事后想想,如果给儿子讲大道理,只会让他更加的憋屈、更加的烦闷。不光起不到接的效果,还会起反作用。到现在心里也是悬着,一直祈求孩子能真正接受,并开心去学习。深切体会到,在与孩子相处中,一些问题不是靠道理推动的,只有用孩子真正能接受的方式,能感受到被爱、被接纳的方式才会有效果,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是否有效的问题。
多点爱,少点理,以爱治家,是明智之举,谁说不是呢?
2018年5月8日12:27 陈涛 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