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逐步被归于「第一学历歧视」。首先,第一学历重要吗?当然重要。第一学历其实并没有比过去更重要,也没有比过去更不重要,只是被更多得「看见」,当媒介的延伸让更多人参与社会议事,自然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上升了。此外,第一学历决定了你的起点。(请注意,我并不是说第一学历的获得一定是公平的)你从哪里开始,当然重要。这背后可以看出些东西,比如你接触过的教育资源,你的人际关系,你的成就动机等。
其次,那么拿第一学历来衡量,作为用人标准可以吗?可以。正是因为你的起点,可以看得出很多东西,你受过的基础教育训练,你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动机,这些当然会与在之后的工作或学习中预测你的水平。所以有的学校在招更高级别的研究人员时更愿意招所谓「出身好,受过大量系统科学训练」的人,因为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招人的成本不低,还要支付着招进去之后培训的时间成本等,所以拿这作为筛选标准之一绝对没得说。更不要说,社会上的其他企业,工业社会是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人才「即插即用」的,相似条件下,必须选择受过良好大众教育(现在的本科已越来越趋向于大众教育的一种延伸而不是精英教育)的人。
第三,为什么拿第一学历来歧视呢?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提到,决定第一学历的其实是高考,高考是一个大规模,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公开化考试,支持者说,这是目前看起来最可以说公正的标准化考试,反对者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这其实是标准化分数下的不公平。其实,标准化考试自有它的问题。因为标准化考试本来就是不完全公平的。即使在美国,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去参加的 SAT 考试里面,也有研究表明与考试成绩更相关的是父母的收入水平,而不是学生的能力程度或动机水平。当然,我们说的是总体,并不能成功预测个体水平。但是标准化考试已越来越呈现僵化的弊端,因为它的能力识别水平模糊,选出来的是可能是同质化严重的人才,而不是别具一格。(插个题外话,这种能力识别水平模糊的考试在很多国家都有,但对他们的人才筛选却无大碍,除了不断丰富考试设置之外,也因为他们的高中教育不跟我们一样,他们的高中教育太多元化太不标准化了,配套的职业化教育也给在标准化考试中午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有了发展专业能力的机会。)
这个角度而言,在选人过程中,把第一学历放在一个比较高的权重里,是一种懒惰的做法。很多国内的大学(非985,211)管行政的人会告诉你,我们学校招老师都要在全球 top100大学毕业的,这是基础条件。那请问我在马普所做的博士和博后怎么办。
拿第一学历来歧视,这其实依然是僵化教育思想的体现。承认吧,能力本位没有写进我们的学历观念里。我们也没有做好除了标准化考试之外的职业教育体系来支持人的不同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改变其实是在不断进步,也有新的尝试,但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双非出生的博士生至少值得面试机会。对于个人来说,博士求职自然标准高,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圈子里,而这个圈子里可能都是研究生(postgraduate),人家拿第一学历来做区分自然无可厚非,在你没有拿出有区分度的东西之前,你也只能愿赌服输。个体啊,假设人家用人单位愿意给你一次机会,那不如趁现在好好修行。这就跟谈恋爱一样的,我长得不帅对方哪哪都比我好,但对方就给了你一次机会,自然要抓住机会好好待她,您说是不是?缘分一线牵,修行还是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