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之美(一)
诗,可以帮助人们,感受生命、思考生命、领悟生命。
诗无答案,随心而变
我们的文字和语言系统一直在寻找一种秩序。《诗经 大雅·緜》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是诗经中的一篇,它是描写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周部族的史诗,记述周部族祖先古公亶父迁居岐山、开创基业、发展壮大的经过。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雅"的运用。
从战国开始“诗”就被称为“经”,然而将“经”加在“诗”后无疑给“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是正统和主流,是“教科书”,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但是“诗”并不是教科书,它产生于民间不识字的男男女女口中,他们用诗生活,用诗表达快乐与哀愁,诗让他们单调、辛苦、艰难的生活当中有了很多的乐趣,这即是文学艺术最大的功能。《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对于此诗的注解是关于弃妇的诗,这其实是一个女子对自己一生的感情的回忆,有喜悦、哀伤,向往,忧愁,其实我们哪一个人的恋爱不是如此?仅仅用"弃妇"这个词来概括这首诗就过于狭隘。诗里面没有真正的主题,如果一首诗最开始就被定义为"弃妇"之诗,把《诗经·王风·黍离》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定位为亡国之诗,这样对诗的界定、解读是不对的,读诗就像是一个人走过玉米田,看到玉米在发芽,由此想到我们自己的哀伤忧愁;有一天又经过玉米田,看到玉米在结穂,又想到自己哀伤忧愁;后来看见玉米结成玉米棒,同样回想日子里的哀伤孤独。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心情,这种情感,并不是一定要等到亡国的时候才有,有时候季节的转换也可以引起。读诗忌讳从诗中找到立即的答案,爱读诗的人一定是爱生活本身的人,生活本身太复杂了,有时候是“喜悦”和“忧愁”之间的某种情绪。诗是最贴近我们生活本身的情感,"诗无达诂",一首好的诗是没有固定的注解的,诗本身的概念是复杂,无比丰富的。诗是最有趣的,最贴近事实的文体。一个人对生命无法阐释得非常明确,会去用诗来讲,诗里有另一种对生命的关照。诗是一个宽阔的解释,安慰,鼓励,但是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诗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可以让你很清楚地看到你现在所处的状态,但它不会给你的生活下结论,不会给你答案。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蚩蚩:男孩傻傻地看着心爱的女子,完全被这个女孩吸引了。“氓”现在是指一个人居无定所,《诗经》大约创立于公元前1000年--600年,中国进入了农业社会,必须定居。农业是把种子放到土里,等待发芽、开花、结果。“贸”:以物易物,生活很淳朴。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回忆。诗非常精简,可是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在河边漂洗桑叶。诗给我们的文字很少,但是背后是一个时代生活的反应。男孩子看到这个女孩子,就被吸引了,想去追求她。诗是越注解,离诗越远。
最好的文学,既非教科书也非考试的范本,它是能够使人们觉得活着有意义并且幸福的所在。生命的复杂让我们谁也无法在诗中找到立即的、一定的答案。
你不是你,你是万物
《氓》中对少年少女之间的感情写的非常细微,其实女子一早就知道,所以是“来即我谋”,以女子第一人称来写的,不一定是女子之手。就像李白《长相思》中“长相思,摧心肝”!《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读诗的时候,我们的性别年龄全部要转化的一个过程。唐朝张籍《节妇吟》中:“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而最是离别无雨天,盼君来世再相逢。”
所以,诗是一个非常通达的东西,在诗中可以体会生命的各个面向。诗用最精炼的语言给了你最丰富的想象,你可以忽然苍老或是忽然年轻,忽然喜悦或是忽然忧伤,忽然是男性或者忽然是女性,忽然主动忽然被动,你所有的角色会在诗里面转化。一首好的诗,一定让平常的那个你不见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你会变得广阔而非狭小,你会觉得更自由而非更限制。
2.诗经之美(二)
情动于中,诗魂所在
《诗经》被作为教育的“正统文本”后,有些字本身的含义被官方注解掩盖,我们要去推掉这个大传统,要去感受现存文字的力量,比如“氓”字的力量,“蚩蚩”男子发呆、陶醉的样子。去追求文字的本质。
《诗经大序》中提到“情动于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动于中,不必给它一个意义上的界定,你越爱一个水果,一片风景,不顾后果,与道德无关。行於言,用语言来表达。一切文学创作的本质是情动于中,它是一切艺术成立的最重要的部分,凡是违反情动于中,文字写得再华丽都无用。内容先于形式,“氓之蚩蚩”,这个情感是不是真实的,少年少女的追求到恋爱。恋爱是情动于中,婚姻是形式。《氓》到后面是讲到婚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感伤,无法避免、调整。读到最后,每个人的结论都不同。恋爱时情动于中的真实性;恋爱与婚姻的不同;婚姻中无法保有之间的快乐,是一个大智慧。婚姻是很真实的。“情动于中”,是一辈子都要保持的心情,否则形式不可能完美。“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感觉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爱的意义太丰富、饱满,就要抒发自己的感情,叹息。“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用歌声来追求对方,把深情转化成歌词,音乐,有音韵美。“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经》被分为风雅颂,风是民歌,古代专设采风的官,“十五国风”,“郑声淫运用的。雅,宴席上唱的语言,知识分子创造的;颂是在官方,正式场合运用的。风像是卡拉OK里的流行歌曲,雅像是艺术歌曲,而颂像是国歌。风有趣、活泼且自由,充斥着情动于中的美妙感情。雅的形式完美,一般是叙述,但限制诸多,它并非普通百姓能够触及的。而颂歌功颂德,空洞而虚假,没有人们真实的感情。电影《黄土地》中,八路军采集民歌时,黄土地上的农民倔强而木讷,前来采集民歌的八路军顾青并没有太多收获,正如他寄宿的那家老汉说的,不悲不喜的,唱什么酸曲儿。最后八路军离开的时候,女子高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民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兴起的。“颂”是在国家大典中唱的歌,读来、唱来很空洞。因此,雅和颂都无法超越风,风构成了诗经里面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读诗最美的部分。
“赋比兴”诗中的方法、文体。赋是叙事诗,“比兴”运用较多,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兴”,是看到了什么东西,引发了内心情感的变化。比如看见了玉米,引发了内心情感的变化,但是不是主要写玉米。
3.初民的歌声(一)
多面《诗经》
《诗经》可以以乐舞的形式被再现。陶土捏造的埙、打猎用的弓都可以成为演奏《诗经》的乐器,简练的舞蹈动作往往更能传达《诗经》古朴的神韵。
4.《诗经》不仅仅是古代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至今仍渗透在东方文化里的美学。它扎根于农业社会,秉持着一种深沉的谦卑,孕育着朴素而悠长的情感。伊朗的阿巴斯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学生木汗德屡次没有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老师威胁道:如果再犯,就被开除。可是当天放学后,阿穆得却发现自己不小心把同桌木汗德的作业本带回了家。想起老师的恐吓,阿穆得决定马上归还本子。在大人都拒绝帮忙的情况下,阿穆得只好独自踏上了艰苦漫长的寻找之路。他带着作业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同学的家,却最终没有找到人。孩子只好带着本子回家,替朋友做了作业。次日,老师检查作业,阿穆得及时把写好作业的本子交上。由此化解了迫在眉睫的惩罚,两个孩子也得到了珍贵的友谊。孩子之间单纯的情感具有“诗经”美学)、印度的Ray、台湾的侯孝贤,他们的电影都是对诗经美学的传承。诗经中没有英雄、是农业中产生的美学,进入工业社会,诗经美学逐渐消失,所以我们会怀念。侯孝贤《南国在线》等电影。诗经是值得被珍惜的人类情感。《早安》《京都物语》等。
4.初民的歌声(二)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精彩赏析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兴手法中的伤逝之情
《诗经》中的人们在处理感情时往往与自然相联系。女子爱以桑叶自比,从“沃若”到“黄而陨”,季节变换中日益凋零的桑叶,承载的其实是对于青春逝去的感伤。
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汤汤淇水中流动的淡淡心绪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顿丘都是情感的象征。“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在叙事与抒情的交错中出现的风景描写,如同侯孝贤电影里逐渐拉高的远镜头。再多的个人忧伤被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中都得到了担待,“哀而不怨”的美学因此成型。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
3.“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生命不可缺失之“耽”
“耽”是“耽溺”,是“沉迷”,是女子在爱恋中的陶醉,是超出理性可控的忘情。所有的耽都心甘情愿,这种非理性思维能对生命产生深刻的影响,构成强大的生命力量。那么,你人生的“耽”又是什么?生命力没有“耽”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小蓉于2107.2.27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