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的还是《对于这个世界,你只是一个陌生人》的第一章的内容,颇有一种爱情心理学的味道。
作者想跟我们讲的就是那些我们分不掉又好不了的恋爱。只是读这么一句话,就能读出许多拧巴和纠结来。
这种纠结的感情,往往会演化出一个很常见的“闹分手作病”。
也许你还在憧憬爱情,还在享受爱情,或者说正在爱情中不断成长着。那么我想这句话可能对你来说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但是那么一部分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动动荡荡的人其实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要知道啊,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联结,但并不是所有的情侣之间都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和联结。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亲密,却总是好像“差点儿什么”的伴侣。
比如说,你好不容易和你的女朋友过了几天甜蜜的小日子,突然因为某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她要和你闹分手。当你真的下定决心想要就这么了断这段关系的时候,她却又反过来求和。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一样的状况还是不断地上演。
即便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闹分手作病”得治,但过程实在是苦。
两人都感觉这种不稳定的关系很不舒服,但没办法---这是一种脑袋过了铁的滋味。
作者大将军郭在心理咨询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男女矛盾,但她发现反反复复的作病简直是一个杀人利器。
看惯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我们也可以随着作者的视角找到病根儿。
这根源主要有四种:
1. 证明存在感,证明自己被爱着,以此来获取安全感。
心理学家很爱把一个人后天的社会行为归因到童年的表现。童年时不太受父母重视的那个孩子,或多或少在心里上会产生一种与原生家庭的对抗与疏离。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就叫做原生家庭。
在这个第一个最小的社会单元中,我们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社会意识。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即便是不确定的,但是势必是有影响的。
我们不能过于重视,也不能轻视。
因为很有可能很多我们无法明确找到答案的问题都藏在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里。
2. 表演型人格发作
这种人格,简单来说,就是在潜意识就给自己写好了一个剧本,便于在每一个情境里适用。觉得自己好像有一个简直强大的英雄气质,不管自己怎么作下去,别人还是会始终站在自己身边。
3. 冲动的情绪反复
这个解读非常非常简单粗暴。
举个很浅的例子吧。
大学毕业之后,很长时间都没再骑过脚踏车,但现在随便拿来一辆自行车我仍然能骑行。这种类似条件反射式的自动化技能的稳固程度同样会出现在认知和情绪上。
你从那种情绪中抽离出来,就以为这段经历和这种情绪的关联消失了吗?其实不是。
当某段经历和情绪关联上了,这个关联就永远存在,区别只在于关联强和弱而已,而且经历越特殊和情绪体验越深刻性会让这个链接会更加的稳固。
你可以给这段经历建立新的关联情绪,例如更积极地看待,更有效的行为,然后通过反复的认知体验和实践行动来强化这个关联。
你以为这个积极的关联会取代那个曾经的消极的关联,其实不是,它们是同时并列存在的。就好比你曾经走过的路,你现在不再走了,不代表路就消失了,你偶尔可能会误入这条小道。
而你为了早点摆脱这种恶劣心境的影响,你可能会反复“检点”自我和环境中消极的方面,并希望能茅塞顿开。事实上,这种对消极自我的苦思冥想反而让你迁延不愈。
这就好比,你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误入这条曾经走过的小道,为了知道其中原因,反而花了很多时间去这条小道上探索。
4. 把分手当成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改变或者控制你
这个心理真是极度可耻,极度变态。既然他拿分手来要挟,就分好了,谁怕谁啊。你不是也说,当你真要分开的时候他是不肯啊。
既然如此,你何必在意他说的“分手”,所以,如果是这种病根儿的话,最好别治了。要治也治不好,因为从根儿上已经烂掉了。
看完作病这么多坏处,你问我怎么克服的话,那就做一个酷一点儿的人吧。
酷酷地生活,酷酷地去爱。相信你不会遇到患上作病的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