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
知乎是一个UGC问答社区,聚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者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以前的口号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2017年9月,知乎注册用户过亿,从社区转向平台,知乎上近2000万个问题、8000万个回答,这些内容是,难以估量的资产,知乎已经变成一个平台了,变成一只独角兽了。
知乎发展脉络
知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怎么从问答社区,进化成一个平台的呢?看下下图的发展简史。
2010年10月知乎正式启动,采用邀请制,邀请了李开复、雷军、keso等KOL,主要是互联网大咖,用户少而精,以【精英圈子】著称;
2013年,知乎正式取消“邀请制”,开发注册,用户从40w飘升到400w;
2016年,举办了第三届知乎盐club,推出了知乎live,用户6000w,日活跃1600w;
2017年,知乎完成D轮融资,估计10亿,迈入独角兽,9月用户破亿,从社区转向平台;
2018年4月,知乎对外宣布,启动用户权益保护升级。【版权保护】
知乎由一个问答社区,逐渐变成深度内容搜索引擎、在线教育平台、新闻社区、情感社区等。
知识星球复盘
知识星球是啥?可以看成私密圈子,建立圈子时有付费、免费两种。
知识星球4.26建立的,免费圈子,邀请了一些大咖,进群有个新人贴,要求大家做自我介绍,可以完成第一个提问。(aha moment)
运营了大概一个月了,虽然有很多精华帖子,也很多都潜水、围观,运营很费劲,下图是用户活跃曲线。
有两次高峰,一次是被大牛,转发了我的文章,到数据产品大群上,结果很多产品经理就涌入了。
后来我建立了微信群,微信群用于及时讨论,星球用于内容沉淀,稍微奏效了,依然费劲,因为星球和微信来回切换,这种体验被割裂了。
同样例子有,地图+单车,石墨+企业微信。****所以后面地图里,也可以扫单车,腾讯也出了文档,这种体验重新归一。
所以难怪,星球不活跃,应该设为付费,付费筛选了用户,没有激励,就没有回答的动力。
得说下,产品分析,得带着问题去分析,数据分析也是如此,我带着2个问题:
1、如何保持社区活跃?
2、如何设计好奖励惩罚机制?
知乎-需求分析
知乎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
1、内容消费+提问:各领域“入门指南”,自身认识分享的专业内容,初学者的入门资料;
还可以发起提问,如果问题很经典,会得到一大波优质回答;
知乎对提问,也是有要求(门槛),提出的问题不好,没人问答,也正是由于这个规则,知乎才可以持续产生 优质问答。
2、内容生产+专栏:行业大咖可以在这里,回答问题,输出专业的文章,建立个人品牌,获取关注、粉丝,可以导流到知乎live和间接推广。
3、社交:知乎作为社区,为用户提供了平台,用户基于同一个兴趣话题、擅长技能,深入讨论,也就连接了【志同道合】的人,很容易发展成好友。
知乎-奖励惩罚机制
知乎里有各个话题,的入门知识集合、深度内容沉淀,真的令人吃惊,知乎是怎么做到的?如何让用户,持续输出优质问答?
这需要一套,完善的奖励惩罚机制。
问答是知乎的最主要形式,知乎将投票权交给用户,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认可度和公平性。
奖励:得到认可、感谢,成为知乎大V,得到满足感,影响别人,建立个人品牌,导流到知乎live和间接推广;
惩罚:提问无人回答、回答遭到反对、恶意行为遭封号等;
知乎早期,由于奖励力度小,流失了一些大咖。
现在的知乎问答+live,基本上形成了,完整奖励惩罚机制,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实现、知识变现等需求,所以可以有,持续的优质回答。
朋友圈-神奇的社区
微信什么时候有朋友圈的?
大家可能不记得了,是在4.0版本推出的。
以前我们,每逢佳节,便会【群发短信祝福】,那是因为太多并没有交集朋友了,朋友圈出现后,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社区的内容分发,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基于推荐算法的推荐;
2、一种是中心化的关注。
微信是后者,现在的很多社区都是第一种,尤其是头条的成功,证明了机器推荐优于人工,微信却可以凭其强大的社交网络,内容依然奏效,甚至有些大咖认为,微信这种分发更好。
社区的活跃依靠社交链,微信朋友圈的神奇足以验证,所以知乎【社交】也在不断强化。
总结
通过有目的的分析,我得出了两条结论:
1、好的奖励惩罚机制,基于人性,有利益制衡;
2、社区的活跃,依赖于人/社交链,所以社区后期【社交化】非常关键。
不知道你们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写得很辛苦,但好像写得不好,渴望你们的声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