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和田玉买手,在交易的各种玉器中,我将和田玉的外型放在第一位,当然,有的玩家会有不同见解,会说这个傻逼不入行,又在胡说八道,可能又会跟我讲和田玉应该注重的油脂、白度、密度、结构,出身?这里我就持不同意见,因为我是“外貌协会”的,又是艺术院校出身,对外观比较看重。
长期处在和田玉销售一线的市场里,无论是我买,或者我卖,我深知视觉的直观感受。当消费者在市场琳琅盲目的产品中一眼扫过,吸引眼球的必定是他眼中的精品,这个精品,不一定是多白、多细腻、不一定是籽料,但是它绝对是工艺精湛、型体得当的玉器。当下消费市场,80后知识形消费者慢慢占据主流,材质已经不是重点,玩味的,简单的、时尚的,可爱的,视觉冲击比较强的才是他们的首选。
我经常以美女来比喻和田玉,当下,是个女孩都在减肥,这是一个以瘦唯美的社会,以和谐唯美的社会,审美发生着改变,产品也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男孩子都喜欢凹凸有致、无官端正的女孩,至于是否黑点、籍贯哪里已经不太在意。再深一步,性格如何?呵呵、、、、、如果看上去都不喜欢的人,试问你还愿意深一步了解吗?同样一件和田玉产品,如果外型都不入眼、除了白度的直观感受外,试问,其产地、密度、油脂等消费者是否还会感兴趣?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看到的绝对是直观感受,对于玉石而言其外型自然是当下消费者最为在意的。
这里我要对传统玉雕艺术工作者提出一点意见,在传统玉雕艺术工作者眼里,更多的偏向于珍惜玉料以减少损耗,更多选择就材料外型而创作加工,当然我得尊重这一代艺术工作者的这种职业素养,但是并不是每一件材料都能有好的创意结合,有时候牵强的创作往往会让人视觉难以接受,故希望更多的玉雕艺术工作者能在玉石的外型上多注重店,厚度薄点,克重少点,对于一件外型秀美的玉石作品是丝毫不影响其价值的。
这里分享一下个人的一点经验之谈,去年底去一个朋友公司(***珠宝有限公司)具体不便透露,由于市场环境的下行,其公司运营也是步步维艰,几乎到了重组的地步,说的严重点,能坚持多久真是未可知。正是因为此,才跟行内朋友说了下清货的消息,我也算是去检漏的吧!海量的玉雕产品,我竟然愣是选不出几件,还真不是价格的问题。我得直观感受就是:这批货太老旧了、太土了、太传统了,除了玉料本身的价值,当时可能高成本的雕工已经分文不值,反而因为这些雕工玉石本身的价值都大打折扣。后来,选中了几块几乎没有任何雕工的方牌和平安扣,以及原材料,当时我心里很清楚,如果给我去做这家公司运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换血,所有陈旧产品全部下架,全新工艺产品铺设柜台。当然这只是我得直观想法,要真这么去做,试问又需要多少资金,多大的魄力?或许当决策层真的这么去做了,也可能让公司起死回生。当然也只是可能,生意场上风云变幻,谁能尽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