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修习是无垠的,
对于践行者来说,
必将深刻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
一、信息化社会的网络高压下,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修心方式。
现在社会迎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我们能够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情。
但这一切却使得我们内心都动荡不安、困惑不已,因此越来越“触摸”不到自己,并且彻底失去对生命的感悟。
以上种种感受,都是人类社会整个发展史上见所未见的,我们正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一个临界点。
在这样崇尚现实和金钱的时代,不论是佛教智慧、道教思想或是瑜伽修习,都是让我们从真知中进行自我检视,拥有更令人满意、更和谐、更睿智的人生。
虽然很多练习正念冥想的人本身就是宗教信徒,然而还是有很多冥想践行者,是无神论者。
冥想练习没有宗教和身体上的限制,你甚至不需要盘腿坐在地板上,当然,如果你愿意静坐冥想,对于你的冥想练习大有益处。
很多人进行冥想都是坐在椅子上的,甚至可以在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步行去上班时,都可以进行正念冥想练习,不管身在何处,你都可以快速进去冥想练习的状态。
虽然正念冥想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但不会耗费大量时间,很多人练习冥想的人发现,正念冥想缓解了他们的时间压力,反而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更加充裕。
正念冥想并不复杂,而且没有“成败”之分。
所以,我认为正念冥想更适合现代人修习,它让你保持清醒,去感受身心的存在和觉察事物的能力。
这即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也需要你系统的、持续的去深入练习。
在我看来,在这种动荡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内在智慧,更需要保持清醒。
正念冥想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
这种专注使人对当下的现实更自觉、更清明、更接纳。
二、我是否适合练习正念冥想?
“我能练习正念冥想吗?”或是“练习冥想难吗?”
很多人会问我这个问题,他们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把正念冥想看的太高深了,认为自己可能做不到。
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确认,是不是也有别的人跟他们一样,不具备进行练习冥想的能力。
我很理解他们的疑问和担心,任何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畏惧心。
但我想告诉你,认为自己不具备练习冥想的能力,就像你认为自己没有呼吸或放松能力一样。
但很明显,几乎每个人都能轻松呼吸,并且,只要你去尝试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有放松自己身心的能力。
还有人常常将冥想跟放松或特殊心境混为一谈,也许你经过一次两次的尝试,没有达到某种境界或没有特殊的感受,你就会认为自己不具备冥想能力。
这都是你对于正念冥想的错误认识。
冥想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感受,它只是让你内心顺其自然,了解自己的内心此刻处于什么状态。
若是你想练习正念冥想,你现在闭眼坐下,你甚至根本不需要坐下来,在走路、站立或躺卧的时候,你都可以进行冥想修习。
感受自己的呼吸,不让念头带走你的注意力,你看,此刻你便在练习着冥想。
当下时刻的你,才是真实的你。
三、正念冥想的练习,即简单又不容易。
就像我前面说的,开始练习正念冥想非常简单,你只要闭眼坐下,集中呼吸,便开始了你的冥想之旅。
但正念冥想之所以需要你刻苦修习,是因为那些阻止你觉醒的惯力,是非常强大的。
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坐下来,观照自己的呼吸,但要坚持5分钟以上,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就需要一些自制力了。
或是,当你说无法修习冥想时,其实你的意思是无法抽出时间进行练习,或者说你不喜欢冥想带来的一切。
亦或是,你需要直面自己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比如痛苦、悲伤、伤痕、愤怒和恐惧。
所以,冥想修习确实需要你付出精力,需要你全身心投入进去。
透彻地看到生活中,你不曾感受到或不愿正视的事物,因此使你渐渐地加深对这些事物的领悟。
但冥想练习并不是说让你一定要达到某种境界,而是让你能越来越平静,而且这种平静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育得来的。
正念冥想还可以让你觉察快乐、平和以及幸福等这样的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感觉。
《三分钟冥想法》
不论你是端坐在椅子上,还是盘坐在地上,让你的背部停直,头部正直,让脊柱处于自行支撑状态,双脚稳固的贴着地面,双眼闭合或俯视。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关注空气吸入和呼出身体,注意每一次吸气和呼气的不同感受。只须关注气息运行,不用去寻找特别的感受。
没有必要以任何形式调节气息。不久,你的注意力可能开始游走。
此时,将注意力轻轻拉回呼吸动作上,请不要对自己过于严苛,意识到注意力分散后,只须将其重新引导回来,无须责备自己,这是正念禅修的关键。
最后,你的脑海可能平静得如一潭静水。
当然,也可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即使达到了绝对安静的状态,这种感觉也有可能极为短暂。
如果你觉得愤怒或烦躁,也要明白这种情绪同样非常短暂,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要顺其自然。
三分钟以后,睁开双眼,重新环顾室内景象。
只要你有短暂的三分钟休息时间,你便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
期待你跟我一起践行正念冥想,若是你有什么其他观点和问题,欢迎你留言跟我讨论。
文章作者简介:灿亮,静坐冥想师,心理咨询师,终身学习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