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高峰论坛在浙江省余姚中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教师专业成长展开学术讨论。宁波市名校长,余姚中学校长王胜战出席论坛并作了"让教育回归本真"的主题发言。特别是在学生德育方面,他提出"管理回归,由他育走向自育","知行合一,从心开始"。把现在的德育工作和王阳明的传统心学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听后感触颇多。
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在提法上从来都将德育排在第一位,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当今的社会,在欲望与功利的障蔽下,对于终极性的价值目标——信念、信仰、理想等精神上的追求正在淡化。极端的利己主义,使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产生冲突,出现人文精神的危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人与人产生激烈的利益冲突,导致道德的危机。在物欲牵引与市场竞争的社会现实中,“德育”在学校的首要地位并未落实,学生普遍缺乏远大理想,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有心理障碍的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
学校“重智轻德”极为普遍,升学率成为学校追求的主要目标。说教式的“德育”课几乎是例行公事,对学生的意识和行为没有真正触动,道德失范现状的改变,固然需要全社会配合,而学校的德育也须反思和改进。王阳明的德育思想,是我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疑对我们今天学校的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立志”是德育的根本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首先就要求学生“立志”,志向的确立是进德修业的根本。如果不立志,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有了向善修德的志向,才有坚定的意志去克服自身的缺点,革除不良的习气,通过勤学、改过、责善等实践环节,逐渐获得光明敞亮的心性,不仅知善知恶,还能行善去恶。
我们今天的德育,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立志”的培养。一提到“立志”,学生们多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即立志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谋生本事、有社会地位的人。青少年的偶像大都是科学家、文体明星、老板、官员……。很少有“立志”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德育课中那些仁人志士似乎离他们很远,只是口号中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能引导学生将道德修养视为自己一生努力的方向,立志成为如历史上品德高尚的优秀人物,懂得王阳明所说的“人人可以成圣人”的道理,我们的德育就成功了一半。
立志修德并非与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谋生本事、有社会地位的人”相对立,但立志修德一定应该置于首位,正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将德育置 于“智”“体”“美”之前一样。王阳明指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近代教育家钱穆先生继承阳明学说,也如此说:“中国教育主要在教人如何好好做一人,而尤要在教其心。从性情方面做起,……学校教育则在教其性情外,又需教其各人之才智。”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值得反思,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教书育人的理念,真正将“教人如何好好做一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王阳明德育思想中的“立志”这个根本,值得我们深思并付诸实践。
2、“知行合一”是德育的原则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德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的道德教育课程,往往将知识的灌输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法,一些学生知行脱节,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知为行之体,行为知之用,体有用必显体,知行合一,知行不二。正如有学者论析王阳明这一主张时所说:“主体进行道德活动,从动机产生到实践完成,乃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要而言之,道德意念的动机世界与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应是一个和谐、完整、统一的世界。”因此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应打掉“知”与“行”的割裂,并非仅仅指知道了就要去做,而是将“知”与“行”视为一个整体,在道德实践中去知,在“知”的工夫上用“行”,使“知德”与“行德”相辅相成,贯穿一体。
改变以知识灌输为德育的唯一或主要方式,而在学生“立志”修德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白德育是一种修炼工夫,即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去实践。在实践中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巩固正确的意识,懂透正确的理念,建立道德理性,又不脱离情感世界的真诚。德育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做修德的工夫,成就健全完善的道德人格,使言、知、情、意、行完全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