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东西你听了,大概当下能记住3分,可如果你能说出来了,那大概就有7分了。而且在输出的过程中,你需要动脑思考,用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不知不觉中就会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以前很多人都说我很像海绵,就是不停的吸收知识,但甚少往外放。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手抄读书记录,但其实也只是抄一下,偶尔还有得可以翻翻。但是其实对于吸收,效果甚微。
最近看一些书呢,有一些微微的长进,会思考里面的方法论是不是适用,该怎么拿来实践中用。道理也好,工具也罢,只有用到实践中,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效率,才是最好的。
有3个小点,①【问题树】,这个是最关键的,以前看书,就是看缘分,想到哪本是哪本。今天看2章,后天看3章,等一个月把书看完,早忘了说的啥,大概只记得书名了。现在呢,先找问题,这个月加入长投,那重心就是投资,ok,那这个月的“问题”就是投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月的书单就是投资类的,像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这种百年不衰的经典总归不会错的,这点长投真的做的很好。偶尔可以穿插其他书的一两章调剂一下。
②【笔记】,现在发现做读书笔记也是一个很讲究的事情。以前做笔记,都是看到哪一段觉得不错,就停下来摘抄一下,然后接着看。整本书看完了,抄了一堆,过两天却大部分都想不起来,哪怕读书笔记确实做的很漂亮。现在呢,摘抄的读书笔记可能也做,但是加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看完这本书以后,合上书,拿张纸,拿个笔,开始写重点。这书说了些什么,或者哪些是新的观点,哪些是自己有疑问的,写出一两个词,或者一两句,整本书的结构内容一目了然,然后再翻开书,把觉得落掉的补上。下次哪怕要回顾,这张纸一拿出来,几乎都能想起来。
③【联想】,很多经典或者同一个主题的书,会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观点,如果有,那么我会在笔记上备注上,这个是哪个观点,哪本书上也有,这样,观点本身就会有佐证的效果,而且能够加强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和印象。可以更好的把它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
【2018-8-22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