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战隼老师在喜马拉雅FM的《战隼:无需意思志力的习惯养成法-100天行动》的笔记。如需要原文,请收听节目。
如有疑问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讨论,或者直接在战隼老师的公众号里留言直接咨询。
一个人,在目前的生活状态下,身体是平衡的,也就在舒适区。
当开始运动时(走出舒适区),身体会开始响应这些运动,比如大腿的供血需要增加,那么会生长新的毛细血管来适应新的供血要求。一段时间后,一直维持在同样的运动时,身体就会进入新的平衡(舒适区),停止肌肉和血管的生长重建。所以在发现自己的状况不能在同样运动量和运动模式下再得到提高时,就应该更改运动方式,比如从慢跑换到登高,以及增加运动量来重新刺激身体。(走出新的舒适区)
但是,这不意味着盲目突然加非常大量的运动上去。太大的增量很可能让你肌肉拉伤或者关节受伤,得不偿失。
在学习方面,比如学习语言,在强度方面就不会这么直观,但是道理是相同的。
所有走出一点自己的甜蜜舒适区的改变,是适应最快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习惯不断重复过程中,不停的缓慢的增加难度。
走出舒适区,逐渐增加强度,打破生理和大脑旧平衡,重塑新平衡,不断挑战和提高自己。
作业:考虑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哪些是自己的舒适区,哪些不是自己的舒适区。怎么做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提醒:一开始,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会让自己感觉到不适应和难受,你可能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这并不是令人愉快的方式,但是能让人成长得更快。所以,仔细观察自己以往习惯的方式、强度,每隔一段时间去尝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