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各种游戏相伴而行的。游戏伴人生,人生多快乐。
游戏的本意应是玩的范畴。我老家有“玩伴”这一常用口头语,其意,人是离不开玩的,且有一起玩的伙伴。这其实就表示相伴玩游戏是人作为高智慧型社会动物的天性。
我小时候的所谓游戏,系指正规体育项目之外的随意性、普遍性极强的民间娱乐活动。游戏类型比较简单,游戏的性别选择性不强,多是男孩、女娃一起玩耍,一起快乐。手脑并用的如弹玻璃球、拍三角板、砸面包(有称摔元宝)、摔哇呜(又称摔凹凹)、打弹弓等;手脚并用的如格瓦(有的称跳房子)、斗技(有的称捣拐)、扯羊羔(或称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推铁环、丢手绢、踢毽子、跳皮筋,等等。
游戏土得掉渣,基本无需什么工具,不需花钱置办,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随即展开,很“接地气”。街坊四邻的小玩伴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了交流与友谊,乐此不疲,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与满足感。每每玩得大汗淋漓也不知道累;玩得一身泥土、衣服挂破,被母亲嗔骂也不悔改。跟随父母到远乡走亲戚,大人们嘘寒问暖、家长里短、庄稼收成等唠个没完,我们小孩子没啥可玩的,就跑出去与亲戚村庄的小伙伴们在玩土游戏中收获充实感。
小时候的家乡,渠畅塘清、沟坝连连,所以我对于扎猛子、打水仗、撇瓦瓦等水中嬉戏特别喜爱。那时候四季分明,冬季时节真是滴水成冰。砸取茅草屋檐一尺多长明光透亮的冰凌串子,拿在手里刺骨的凉也不畏惧,玩伴们用作武器互相拼刺,犹如古代武士比剑一般的豪气冲天。更有趣味的还有,在河塘的厚实冰面上玩推车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蹲下由另一人在后面抱着腰推行;或者三人一组,一人蹲下由两人在两侧拉着胳膊推行跑。刺溜溜滑得个狗啃泥或四脚朝天在冰上打转转,玩伴们哈哈大笑,浑身的热气和口中的哈气竞相烘托着寒冬里的热闹。在河塘冰面上打冰陀螺也是别有情趣,众玩伴围观鞭子抽击陀螺在冰面上旋转,也只有少儿时期才有的酷炫感觉。
可惜,近些年的豫南,甚至于黄河以南地区,已经罕见冰冻三尺的寒冬气候,冬天见到一场大雪都成为了激动人心的奢华!
时代在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和游戏乐趣。我们儿时体智相结合的户外活动性游戏,兼具玩乐、益智与健身等多重功能,有一部分延承到现在,有些早已失传。
21世纪以来,电子智能型游戏给孩子们提供的诱惑性更大,可选择性更多,游戏的便捷性和挑战性都十分强大。很多游戏,只需一个人手持游戏机或手机即可自娱自乐。而今宅坐或者宅卧性的电子智能游戏,似乎更多的是费眼、耗神、毁身体,挑战着孩子们和成人的自控力,甚至于身体免疫力极限。
数十所大学设置游戏设计类专业,游戏设计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生发,游戏类产品日新月异,以令人应接不暇的速度推出。人类在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游戏的丰富性、益智性、便捷性、挑战性。
游戏娱乐化正在快速融入到社会各个阶层。随着全球性虚拟化社会的实现和游戏体感化程度的深入,喜好者不分地域、国家、种族、老少,将在虚拟实境游戏中如同身处真实空间,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于感情等,进而享受到个中奥妙与快乐,忘却时间、忘却烦恼、忘却世俗。
如今,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智能玩具与游戏,充斥着电视广告,充斥着手机链接、充斥市井门店、充斥着校园周边、充斥着人们的大脑空间,麻木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
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让孩子在高科技武装的电子智能游戏诱惑环境中,增强自控力,避免沉溺于电玩游戏,已经成为了广受关注、争议、担忧的社会问题。学校与家长都要注意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并带领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更多地亲近大自然,尽量减少孩子对于电子智能游戏的迷恋和依赖。让孩子在传统土游戏、现代电子智能游戏、户外跋涉运动等多样化游戏过程中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人到中年的我,不能理解现代游戏的魅力,给子女讲我过去的游戏,女儿和儿子都很难相信,无法理解其中的乐趣。也罢,互相尊重,自得其乐吧。
自从上学以后,我不喜欢疯闹活动,只在棋牌类少数几个游戏项目拾趣味,觉得比较单调。愿我的儿女们在人生的每一阶段,在品味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调节学习情绪,缓释工作压力,滋润生活节奏,游戏相伴一生快乐、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