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话给学习定了“苦”的基调。很多历史典故也证实了这一点,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为了读书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
正襟危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还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大部分孩子会选择玩。跟玩比起来,这样的学习确实有点苦。但学习,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方式。
举个例子,作业是背古诗。让孩子坐在书桌前捧着书一遍遍读,一遍遍背,是一种方式,看起来略显枯燥。
换个方式,在家里举办“背诵比赛”。跟孩子一起,用5分钟的时间准备,通过动作演绎、编故事等方法,再配合抑扬顿挫的声音,背诵一首古诗。
5分钟过后,用比赛数数或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背诵。背诵准确的人取得胜利,赢得背诵比赛的奖品,比如游戏时间、美味大餐等。
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学习就不用“苦做舟”了。
哈佛大学教授托尼·瓦格纳在《创新者的培养》中指出,童年时创造性的玩耍,可以演变成深度的内在兴趣,进而在青春期和成年时绽放为指引事业和生活目标的深层觉悟。
柏拉图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玩耍。所以,换个方式学习,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乐在其中,而不是苦不堪言。
怎样通过有趣的活动教育孩子呢?刚刚的“背诵比赛”游戏,就是儿童学习力专家魏华老师在《不急不躁: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中提到的。在这本书里有65个亲子游戏,以唤醒孩子学习兴趣为前提,重在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达力,系统性提高孩子的学习力。
01 从“要孩子学”到“孩子要学”,兴趣是最大的助推力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行为都是以兴趣为驱动力的,兴趣会促使学习进步,学习上的进步又会提升学习兴趣,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在《不急不躁》中,魏华老师把“激发兴趣”作为了提升学习力的前提。
魏华老师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上任何补习班都重要。
前不久,一个男孩在车窗上写下SOS,路过群众以为他有危险,就报了警。民警到场后发现这是一场“学习”引发的家庭战争。
男孩的成绩下滑到10名开外,爸爸给他报了补习班,他不想去。爸爸就开车拉着他去奶奶墓地请罪,就有了故事开头的这一幕。
对这个男孩来说,就算他屈从于爸爸的权威,去上补习班了。但他不想学,即使他人在教室里,心也不在,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怎样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实现“要孩子学”到“孩子要学”的转变呢?
在《不急不躁》中,魏华老师给出了11个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兴趣。当孩子不想做什么事情时,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改变学习氛围,比如可以用“圣旨到”的游戏。
(1)准备一张A4纸,写上孩子和妈妈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
(2)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顺序,一个人扮演宣旨人,一个人扮演接旨人;
(3)宣旨人模仿朝廷大臣宣读圣旨,接旨人按照旨意完成任务。一轮结束后,互换身份。
我们可以对游戏进行适当调整,从孩子喜欢的影视角色入手。我家孩子对圣旨没啥兴趣,他喜欢孙悟空,我就设计了“念紧箍咒”的游戏。输的人是孙悟空,赢的人是唐僧,就算他是被念紧箍咒的人,他依然很开心,因为他可以成为他最爱的齐天大圣。
用“过家家”式的游戏,改变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游戏的一部分,孩子更容易投入其中,实现“要孩子学”到“孩子要学”的自然转变。
02 在游戏中学习,提高“黄金五维学习力”
学习力这个概念,最早源于管理领域,后来迁移到教育领域。盖亚斯说过,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学习力有多个维度,魏华老师认为,在小学阶段最核心、最值得集中培养的学习力有5个方面:专注力、自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她把这5种学习力称为“黄金五维学习力”。
在《不急不躁》中,魏华老师针对这5种学习力,给出了测试方法和简便易行的游戏方式。根据孩子的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拿记忆力来说,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记忆力都很重要。上学要记住拼音汉字单词口诀,外出要记路记标志,在家里也要记住东西的摆放位置。一个记忆力差的人,工作学习生活都会一团糟。
记忆力的好坏不是天生的,科学研究发现,只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就能提高记忆效率。
比如,利用联想记忆法、歌词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把知识点串联成有趣的游戏,可以加深孩子的记忆,也教会孩子记忆的方法。文章开头提到的“背诵比赛”游戏,运用的就是联想记忆法,通过肢体语言、动作和语调等,加深记忆。
我们还可以运用“复述故事”法加深孩子的记忆。给孩子讲故事,或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让孩子回忆昨天读到哪里了,故事讲的是什么,让孩子复述出来。
孩子开始可能不太配合,不愿意表达,我们可以提问或假装自己忘记了,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通过让孩子复述故事,既能增强孩子的记忆,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更专注,便于第二天的复述,可以说一举多得。
魏华老师在《不急不躁》里介绍了65款亲子游戏,给我们提供里很多游戏的思路,但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也不能教条地照搬,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设计出孩子更喜欢参与、更有效果的游戏。
03 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孩子的父母
从人类成长的角度看,人天生都是爱学习的,因为人类通过学习实现文明,通过学习改造环境,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那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学习呢?是因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错误的打开方式,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中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吃苦”的观念。
我写过一篇孩子上课外班的文章,有人给我私信,说我让孩子这么早就学习太残忍,是在扼杀孩子快乐的童年。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这种观念也会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一提起学习就紧锁眉头。
可事实上,除了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寒窗苦读,学习还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我们只把学习的苦给了孩子,没让他品尝过学习的甜。
就拿背英语单词来说,捧着一本厚厚的词典背单词,是不是特别特的痛苦?背过了就忘,感觉一辈子也背不完。可换个方式背单词,玩个打地鼠游戏,对对碰游戏,用玩游戏的方式背单词,不知不觉中就能记住很多,再结合交替记忆、联想记忆等方式,让单词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所以说,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孩子的父母。不是只有坐在书桌前才是学习,日常生活中,亲子游戏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时机。
比起单纯把孩子轰到书桌前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提升学习力,其实是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证明,简单粗暴的强制孩子学习,并没有什么效果,只有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从“要孩子学”变成“孩子要学”,引导孩子在“玩中学”,通过游戏提升学习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每个家长都应该成为游戏大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用快乐做舟,学习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