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宜拈花惹草,忌寻愁觅恨!认真脸~
好吧,刚会说话的儿砸对花草充满好奇,就带着他在小区里细细寻觅了一番。除了常见的荠菜花、三叶草、樱花、茶花、月季、桃花、海棠等等,居然还在角角落落里见到了各种儿时常见的野花野草,自由生长,一片灿漫,可谓惊喜!它们虽然普通,却一样充满诗意,忍不住要写写它们的故事。(图片是临时用手机拍的,胜在真实,它们实际要美的多呢。)
1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怀乡时曾作词《更漏子》:“茸母发,豆娘飞,望侬还浙西。”鼠麹草古名茸母,又名“米麹”“鼠耳”,北方寒食节旧俗采其嫩叶,和以米粉蒸糕,颜色青绿。我的老家呼之为“白蓬”(其叶泛白),至今清明做青团仍以它为重要原料,取其滋味清爽而清香怡人。皮日休诗云: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圆滚滚的青团,清清草香衬着红豆沙的甜蜜豆香,真是好看又美味!(不小心又暴露了吃货的本性啊)
2
范成大有诗:“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北方多蓟,古有蓟州、蓟门、蓟北,金代有名景“蓟门飞雨”,乾隆曾为此赋诗《蓟门烟树》:十里轻杨烟扬浮,蓟门指点认荒丘。后来就成为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遥想十里蓟花紫,远远望去花朵葱茸如云烟蒸腾,再有碧空倒映,是何等绚烂!蓟虽能吃,但味道清苦,油盐调和也盖不住,所以人们吃得较少。不过看草色无边中婷婷玉立一朵紫色小花,顿时觉得不那么单调了。
3
蒺藜古名茨,这货属于小强体制,抗旱易活,但不实用还扎人,总是被吐槽!诗有云:“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墙有茨,不可埽也。”李白《送薛九被馋去鲁》:“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宾。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土地荒芜,民间呼为“蒺藜狗子”,满满是嫌弃哦!不过它也曾作为奇兵利器立下奇功呢。三国后期蜀魏战争激烈,有次蜀军在路上遍洒蒺藜,以骑兵为主的魏军马多难行,就用两千兵士穿了软木平底鞋把蒺藜都扎在鞋底,然后大军才得以通行,但蜀军早已安全撤退。此法沿用到唐朝,因长安干旱多蒺藜,百姓多穿木屐,并成为流行时尚,歪果仁都跟着穿。结果现在蒺藜少见了,木屐却一直在日本流行呢!所谓世事难预料哇( ̄~ ̄)不过我喜欢它的小黄花,开得真精神,无需庸人自扰地求点赞,才是真酷帅!
4
诗有云:“常棣之华,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李商隐有诗:“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一开始我并不认得,是被棣棠那简洁明艳的小黄花所吸引,每天上下班都经过那一大片金灿灿,看着就觉得心里暖暖的,而它们在月光下尤其华丽而温润。后来无意中看到了相关资料,诗经对它的形容真是准确。这么温暖大气的植物,花萼与花瓣互相照扶,正是兄弟之情的典型写照,再加上颜值还高,不被疯狂点赞才怪!只是现在还没开花,不能看它的极致之美。
5
都说旅行要带着知识,去到远方才能真有收获。这样说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须舍近求闻达?你所谓的远方,不过是其他人眼前的苟且。诗在心中,诗在身边,就怕你一心只看着远方,盲点太大,反而把生活过成了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