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我讲个故事,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后,可开怀大笑一下,现在的我也觉得这是个可笑的事儿。故事发生在一个隆冬,连日的天寒地冻。那天清晨六点左右,我急着往十多公里外的学校赶路,迈出家门才知道外面的雪下得好大,已没过我的脚踝了,屋前屋后白茫茫的一片,走到乡野田间,见不到其他人,连鸟雀也见不到了。当我迈上铁轨人行道不久,我就见有一样东西躺在轨道的白雪里,尚未被白雪掩埋,我知道这是从旅客列车上扔下不久的东西。我捡起一看,这是啥呢?以前从没见过,两三个条状紧挨着长在一起,颜色泛着青,闻一闻有点酸涩的味道,这东西能吃吗?或许能吃吧,于是,赶路的我,不及多想就把这东西塞入书包。到学校后,因为是捡来的东西,我也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同学看,就这样捂在我的书包中,直到一天的课结束。我回到家后,把这东西拿出来给妈看,妈告诉我这是还没熟的香蕉,并让我把它埋到米堆里捂熟,如果皮黄了就可以撕开吃里面的肉。这一年,我大概十三、四岁,也就是说,我一个十多岁的农村小孩,都不知道香蕉长什么样,更别说吃过。
讲了这么一大段“忆苦”的故事,并不是为了随后的“思甜”,说实在的,我至今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 “生活甜”,就如我十多岁还不知道香蕉味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尚无资格来“思甜”!
由于自小起的耳濡目染,“勤俭节约”这个中华传统美德,就变成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入我的心田,萌芽生根,抽出了枝桠,它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而长大,也愈发长得生机勃勃,如今早已是枝繁叶茂、挺拔俊秀了!就这样,它成了我生活的“伴侣”,陪着少年时的我离家住校苦读、陪着弱冠时的我携笔从戎、陪着青春的我燃烧激情、陪着壮年的我失意人生、陪着孤苦的我迈入中年!因为这个美德,我长期过着俭朴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把俭朴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衣服整洁就行,不求名牌,甚至我爸和我弟淘汰下来的衣物,我都拿来穿;洗脸水和洗菜水递次使用,最后用来浇花和冲卫生间;洗锅洗碗水留着冲厕所;家里的小电器、开关、插座之类的坏了,我不是第一时间去买新的,而是尽量修好再用;家里几乎不开大灯(有客人除外),而是用壁灯,以节约能源;大的家用电器能用的绝不买新;穿戴之类等生活用品,能用的绝不买新。我好些衣物至少十多年以上了,有几件都“长出”窟窿了,我也舍不得丢,留着不出门呆在家里穿,有的实在没办法穿了,我会撕成几块做擦布等它用;吃的喝的是粗茶淡饭,很少吃肉,清淡为主,蔬果是我的爱好;住的是老城区的老房子,十几年以上没装修过,小打小闹的修修补补,都是我亲自上阵。房子虽老,但我却挂了字画,摆了书架,这样似乎有些附庸风雅,但确是我的喜好。总之,我的吃穿住行都是俭朴的,这是深受“勤俭节约”这个中华传统美德影响的结果。近年来,我先后读了......(未完待续,下期分解)[咖啡][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