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的人是慈善的,就像老者的循循善诱,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话语、平淡无奇的道理却让你的认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豁然开朗之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当然不是自暴自弃的所谓“看开”,这是逃兵,是逃避;这里的变化是发现生活的真知,发现自己之前的谬解,发现自己之前的浅薄,发现了细微中的乾坤世界。
——选自今日昱言第108篇连载《昱言(108)|怒目圆睁、愤世嫉俗、正襟危坐,这不是慈悲的样子》
其实,所谓“平淡无奇的话语、平淡无奇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无数次了,不过从没有认真听过,因了老者之口、之经历,人们能静下心去听,所以在他面前你的感悟会多一点,这当然有对方的功劳,他让你能听进去;但关键还是你自己,其实你的感悟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这里还有一层原因是,你一般不会去质疑老者的话:你虽不认为他说的一定对,但你潜意识里基本是全盘接受的,除非非常非常脱离实际的话,你基本是会全盘吸收的;你已经先入为主地觉得他的话一定是正确的,然后别人一句话刚说出口,你便启动了“说服自己去理解他的话”的过程(而不是像平时的时候一样,别人一说话,我们先是评估,先是考虑下对方说的对不对;在老者面前,这一步自动省略了,你直接不考虑对方说的对不对,一上来就默认他的话一定是对的,然后千方百计去理解他的话)。所以说,虽然你觉得对方的话有道理,其实一切还都是你自己的心态的问题。
话都是一样的,问题是你的心态,你心里的镜像:同样一句话,老师、同学、长辈、陌生人、所谓智者,在你心里引起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除去他们本人的魅力(影响力)外,关键还是你的条件反射。比如说:在公路上,听到有人说“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有的感觉他这是骂我啊,那我也骂回去“你才是猪呢”;有的感觉这就是一个“猪”字而已,什么也不代表;当然,有的结合对方的表情,能看出来,其实对方说的是“前面路上有猪,要注意别撞猪上”。
同理,一句话,对应于每个人,你对他们的心里期许是不一样的,另外你过去的经历形成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其实是你内心的经验和对方给你的印象这两方面的反应:
面对一般的谈话对象,我们受自己“内心经验”支配较多。
面对我们敬仰的人,我们受对方的给我们的影响较多。不过其实,别人对我们的影响是通过别人的名头给我们带来的,因为我们不熟悉对方,但对方的名头,比如“老者”“智者”“专家”“学者”等这些我们是熟悉的,我们有自己的经验,所以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受自己的内心经验控制的,只不过是多了一个中介“名头”来进行传递而已。
所以,总结起来说,我们总是受我们的内心经验控制:对于陌生人,我们会根据他的外表、谈吐、举止等作出判断;对于有名头的人,我们会根据他的名头大小、名头来历、名头类型来进行判断。其实判断的还是我们自己,如何应对(相信还是质疑)的选择也是我们自己作出的。
具体来说:对于陌生人,我们是靠对方的外表、语言等,结合我们的日常经历,给与相应的评价和相应程度的认同;对于智者,我们是靠他的具体头衔、名气来进行评价的(而非他这个人本身,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他,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他的头衔而已,你可以想想是不是如此)。
其实,我们对于每种头衔都有一种预期:
比如对于“专家”,我们(现在貌似)对其的印象是“太假了”“不可信”;
对于“老师”,我们的印象是“工资还行”“现在这个教育观念变化太大”“孩子不好管”“怎么老给家长布置作业呢”
对于“智者”,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是“他很有学问,多听听有好处”;但对于对他知根知底的人来说呢,他的印象就会是“他还给别人讲呢,自己都过得一团糟”“他能讲?那我也能讲”“他算老几啊,自己都没过明白”。然后,觉得他好的人,无论对方说什么,他都会往好处去解读;觉得对方不好的人,他又总会往歪处去想。又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往往正反都解释的通,这就更加剧了观点的对立,更加剧了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对各自所持观点的笃信不疑,因为解释的通嘛,所以就信了嘛。
是不是这个道理?对不对?
就如同下面这张图,有的人觉得“和尚真有定力”,有的人会觉得“和尚真有艳福”。
所以,所有的所有,没有别人,都是你自己的思想在作怪,面对智者的顿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面对小人的嫉恶如仇,也是你的情感催发出来的。所有的所有,都是你的。你不想,别人灌不进去;你所想到的,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注:以上仅理论阐述,不存任何亵渎之心;相关内容仅是就概念而论,无贬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