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其长期边缘化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中国作家关注的焦点。农民出身、做过矿工(农民的一种存在形态)的作家刘庆邦,经历过乡土文化的浸润,体验过矿区生存的险峻,内心涌动着刻骨铭心的乡土记忆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其作品显示出对中国农民生命形态的深刻体察。而民间视角的切入,使之满怀生命激情与悲悯,与笔下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在对个体及其具体境遇的温情关照中,实现对农民生存困境的追问和对生命的持久关注,这种追问和关注构成刘庆邦小说的终极旨归,显示出他对生命意识的坚守与捍卫。
人的生命状态复杂多样,文学对生命的表现也应该丰富多彩。刘庆邦秉承了沈从文“美在生命”的创作理念,以一颗远离功利的平和心,深入持久地将笔触伸入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在乡村和矿区这两个相关联的生态场域中穿梭游弋,展示了同一时代背景下,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的个体相似又有所不同的生命形态。这里既是苦难丛生、忍辱负重之所,又是诗意弥漫、温爱揄扬的汇聚;既是虚伪堕落、枯萎衰颓的表征,又是自强不息、庄严圣洁的体现。活跃其上的农民,分别遵循着民间独有的生存法则,演绎各自的悲欢离合、笑泪歌哭,融合成一幅繁复的生命图景:他们或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在温情诗意的浸润下,承载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焕发出民间强健的生命力;或在现实艰辛及民间暴力的摧折下,经由复仇因子点燃,绝地反击,用血淋淋的民间行为维护生命尊严;或在经济大潮的汹涌中漂移、持守,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对峙交锋中,叩问生存之浮木。
6刘庆邦在中国文坛上不是大红大紫的作家,却以涓涓细流般的诗意描绘及酷烈冷峻的人性考量备受称道。文学评论家雷达曾用“季风”和“地火”来比喻这两类风格迥异的小说。前者指的是自然浪漫的乡村生活,最能体现作家本人的意趣和精神皈依;后者反映的是矿区高危艰难的生存,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刘庆邦是少数把写底层现实与文学性结合地较好的作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登上文坛起,他始终把熟稔的生活场景和民间人物作为关注对象,在原生态的朴素呈现中,透视农民的勤劳与善良、坚韧与执着、残苦与堕落的生存状况,饱含悲悯与同情。同时现实的粗砺并不妨碍文学审美的表达,著名评论家张锲说:“读他的作品简直是一种人生享受,像是烫了一壶加了梅子的绍兴陈酒,一口口慢慢品来,甜甜的、热热的、酸酸的,那么绵长,那么值得回味。”这在当下重现实暴露、忽略文学丰富性的底层写作中是比较难得的,这也是笔者研究刘庆邦的原动力。
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深刻地反映现实,也必然凝聚着作家对生命的多维思考和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持续关注。刘庆邦早年在农村和矿区的独特经历,使其拥有一般作家不具备的底层生活体验,因而他能够摆脱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以“在场”的底层视角,关注他最熟悉的人群——农民(这里的“农民”是广义上的农民,即具有共同乡土文化心理的人群)。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集中在农村,但农民在中国历史上却是被长期遮蔽的特殊群体。其生存状态,最能反映民间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然而纵观中国历史,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绝大多数时期并不具有话语权,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处于社会最底层,占据最少的社会资源:政治上,处于权利阶梯最下端,缺乏有效的保护体制;经济上,物质资料极度匮乏,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文化上,不具备表述的话语权,处于主流话语的边缘,因而农民世世代代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与重负,是最值得关注的人群。刘庆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深入而持久地将笔触伸向底层世界,满怀深情地将目光投视于活跃在那里的农民,关注他们长期被忽略和漠视的存在形态。
劳伦斯说,小说是生命之书,好的作品是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他们的欢笑悲哭演绎世态万象,借以表达对生命的独到理解。刘庆邦就是这样,他将创作对象定格为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真情实感,通过点滴汇聚,记录下个体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并且将自己或悲悯或叹息或向往的满腔激情灌注其中,因而其作品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鉴于此,笔者力图通过对刘庆邦作品中小人物之命运遭际的艺术化呈现,透视时代背景下农民形形色色的生存状态,反映中国底层的真实现状、凸现个体的命运与抗争,这在倡导“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广的现实意义。而目前国内对刘庆邦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创作背景及中短篇小说创作特色、成长主题、审美追求、人文关怀、民间立场、叙事学等方面着手,其中个案研究最为丰富精彩,对作品中人性的发掘也比较到位;还有一些小说论,如关峰、焦会生等人关于刘庆邦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角度整体分析;也有从底层视角切入,研究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极端环境下暴露出的人性善恶,但依然把底层人物按“儿童、少女、女人以及矿工”这一常规模式进行划分,而把农民作为一个整体,从农民之生命形态这一角度对刘庆邦作品进行系统梳理的暂时还没有,因此本文将在领会、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察与整体把握,力图对刘庆邦及其作品做出一种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