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修道之謂教”。天地生人就有賦予的人性,但是“人心惟危”,很容易被私慾障蔽,如果被私慾障蔽住你的心,做很多事就不符合道了。人家都喫喝玩樂,我沒有錢喫喝玩樂,我就搶,這就不合道了。因為人心有這樣危險危殆的可能性,所以先王悲憫天下人,不合道的時候就會相互殘殺,相互爭奪,誰都過不上好日子,聖人有這樣的悲憫之心,所以“明明德”,然後“親民”。他自己的本性沒有失,他所行完全合乎道,他又悲憫天下人這樣下去不行,聖人就給後人修一個道,具體可行的。
聖人修的道是什麼?朱子注釋說就是禮、樂、刑、政。禮:吉、凶、賓、軍、嘉,分這幾類。像喪禮、婚禮、成人禮,成人禮就是冠禮和開笄禮,男的是冠禮,女的是開笄禮,祭祖這樣的禮,祭天地鬼神的這些禮,行這些禮的時候都要配上樂,這是禮樂。
行政首先要正,前面講心法,講建中建極的時候,你為政的人,孔子說政者正也,你為政的人首先正,你正,才能正別人的不正,你自己是偏的,如何正別人的不正?人家不服啊!你就現在,如果是一個腐敗分子做紀委書記,都給他送禮,你不要問我的事,他都收下,還跟人家索要禮,然後他在那裏講,你們都不能腐敗,都不能貪汙受賄,你想一想誰聽?自己不正,沒有辦法正人,想正人的話,自己先正,自己正了之後,你去說人,人服氣,願意聽。
由禮樂提攜整個道德的環境,然後上邊再行得正,上邊行得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教化多少年,上邊行得正,下邊還有為惡的,還是不忍給他加刑,把他叫出來再教化,再教化還不行,不得已用刑。就像我們種莊稼要去掉稗草一樣,去雜草。這些就是聖人給我們修的道,聖人修這個道就是為了教化我們,所以說“修道之謂教”,教化我們向道德、向善、向和諧方面發展。
你看中國的教字有一個孝,教化的方式,什麼最好?子女愛父母,這個是天理,每個人都這個樣,即使不善的孩子,他依然愛父母。任何人,你有善心,讓你充分把善心發揮出來,當我們發揮這個善心行孝的時候,我們就用我們的心體會到父母的心了。父母,你說從生下來,餵養我們、提攜我們,所謂提攜,提起來攜在手臂下,有這個親密的關係,餓了就張嘴要,愛父母,發揮你這個心,把孝心一開出來,用自己的心就能體會父母的心了。你越行孝,越能體會父母的心,能體會父母的心,內在的仁心就發生了,仁義禮智的仁就產生了,不僅僅考慮我自己,我要考慮父母。當你能考慮父母的時候,往外一擴大,也能體會兄弟,也能信於朋友,而孝是小孩子教育最合適的時候。
所以中國文化說是孝的文化,你說通過孝來培養仁心,然後養育社會善的風尚,多妙!中國聖人的這種教育,我稱為是中國教育的原理,你說多高妙!反過來說,我們從孝開始,然後能體會別人了,那處事的時候就會合乎道義,就不會拿著別人的東西,這是我的,我就不給你,就不會產生這樣的心,這就合道了。合乎道是什麼?合乎人性了,也就正好合乎天理了,“天命之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