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案设计,核心是考核指标和指标得分公式的设计,前者体现了公司的管理方式,后者体现了公司的激励方向。下面是常规的绩效公式示例:
一、考核指标设计
1、纯结果指标
什么叫结果指标,例如利润、营收、GMV、市场份额等,这些指标体现了公司在这个区域的竞争能力、收益。就是说不管白猫黑猫,拿到结果就是好猫,至于过程动作由销售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自行把控,不在绩效考核中进行体现、引导。
这样的设计方式,一般是公司不清楚这个业务的打法,或者是没有一套量化的规范动作来指导销售人员拿到结果,所以只好让他们自行发挥,各显神通,或者依靠管理人员人肉管理把控。
对于一线的基层销售人员,一般以考核GMV、营收居多,而利润、市场份额等指标由于计算复杂、不能实时获取导致结算复杂,所以不会直接拿来考核;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则注重市场份额和利润,GMV、营收相对会弱化一点,尤其是市场份额,体现了销售人员的打仗能力、拿结果能力,这个对于上升期的公司尤为看重。
2、纯过程指标
什么叫过程指标,以GMV的拆解公式为例
但是在考核中,商户数量、动销率、店均产单、客单价这些指标不考核,而是考核新签商户、商户基础设施、用户满意度等这些指标。
这样的设计方式比较适合成熟期的公司,并且GMV的核心增长来源在于公司的品牌、技术、运营、产品研发等各方面能力,销售在整个链条中更偏执型,而不是拿结果。
3、结果指标+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设计若干个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然后设计不同的权重
吸取上述两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既要求销售拿到结果,同时按照总部执行相关的过程动作;但这个对总部的绩效设计人员有非常高的要求,对区域、行业有比较深的理解,不然就是出力不讨好,被销售怼死,容易两极分化。
二、得分公式设计
完成率绩效得分,完成率=实际值/目标值,根据不同的完成率区间设计对应的实际得分
当指标的完成率低于60%的时候,得分是0.5
当指标的完成率在60%~100%的时候,得分是Y=1.25*完成率-0.25
当指标的完成率在100%~200%的时候,得分是Y=2*完成率-1
当指标的完成率超过200%的时候,得分是3,即该项考核项的上限
如上图的分段函数图形,表达了下面的设计思路:
无论你做的多差,该项指标至少能得到0.5,如果完成率低于60%,则是认为这个区域出现了某些客观原因如政府政策、竞对特殊手段导致完成率较差,所以给到兜底保护,以免影响销售人员的士气。
和上面相反,无论你做的多好,该项指标上限得分是3,任务完成率超过200%,除了你个人的努力之外,还有客观因素使得你的绩效飞起,同时也为了维持内部小伙伴之间的平衡
中间的两个阶段,后面那根线段的斜率更陡,做的越好后续的激励越高,正向激励。
2、加减分项绩效得分
减分项得分:例如某项指标如果低于某个阈值,则会对公司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投入较大的资源、人力把它做好,带来的收益却非常有限,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减分项考核。譬如差评率>=1%,则绩效扣0.1,这样就会对销售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加分项得分,和上面相反,不再举例。
3、排名制绩效得分
排名制绩效得分: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某个指标的结果值进行排名,譬如销售场景上碰到的独家商户对平台的价值很大,但谈判难度较大,同一个城市的销售人员互相比拼看谁签的独家商户多,排名靠前的拿大头,靠后的拿小头甚至拿不到,这种PK制是销售人员最喜欢玩的管理制度,号角一吹,都不用鼓动,大家就会血腥拼杀,赢了不光是奖金,还意味着荣誉,这种公开公平的比赛非常有激励性。
三、总结
在考核方案设计中,一是要搞清楚公司想要的目标是什么,同一业务在不同区域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有些处在基础期需要立足;有些是成长期追求市场份额;有些是稳定期追求垄断追求利润,不同的区域可以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案&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哪些结果是可以通过销售能做到的,什么样的销售行为是最佳的并且可低成本大量复制的,这样通过绩效的杠杆动作指引激励一线,从而达到公司和销售人员的双赢。
数据分析师在其中的价值在于,一是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量化发现影响目标的主要动作,二是怎么设计合理的得分公式来影响一线,从而帮助销售、运营拿到结果,三是分区域设计考核方案,即对区域进行分层及个性化打法设计;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