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岁多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不要生气了,妈妈要笑一笑,才会美美的”。一位宝妈正在气头上,身边的小棉袄这样对妈妈说。
在养育和陪伴一个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历多少次哭声笑声的渗透,多少次恨铁不成钢的气愤,多少次竭嘶底里的呐喊,还有多少次魔鬼怪兽的打磨,才可以抵达我们破涕而笑心平气和的模样,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在孩子面前总会生气,不由自主地生气。
“宝贝快点起来啦,洗澡水都冰凉了”,孩子却回答“美好的事情是需要等待的”,这时,一旁等待的妈妈多么焦急,多么担心孩子感冒发烧,没有办法没有自律的情况下,生气的火焰来得最快的,妈妈嗓门提高了,扬起了她的左手……
有一个很奇怪但很普遍的现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在生气之后很后悔自己对孩子的打骂行为,恨不得这只是一场幻想。接着,又是对孩子口口声声的道歉又是物质补偿。但是,补偿之后,还是重演生气的一幕又一幕,直到孩子就这样长大了……
在孩子面前,我们可以不生气吗?作为一个幼儿老师,我觉得我们无法做到不生气,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不在生气的时候做任何事情,或者说少做少说。
就像那位洗澡不肯起来的宝贝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美好的事情需要等待的”。其实,这句话,是孩子的妈妈曾经无数次告诉孩子的话语。因为,孩子生气闹情绪想要旁边小伙伴的玩具玩耍,想要立刻买到新玩具,想要马上去游乐园狂欢……妈妈告诉孩子需要等待,需要等待,需要等待。可是,反过来,作为父母的我们,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做到等待了吗?
为什么我们要生气?老师说,小孩子不遵守纪律,总是太吵闹;妈妈说,我的孩子总是没有听我的话;爸爸说,小孩子总是打扰我的工作。我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生气,却很少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不生气。
其实,我们生气是正常的。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世界,这是截然不同的,根本无法苟同和相提并论,作为有自控力有分辨力思考力的大人们,我们要做的真的很简单。
第一,我们首先要接受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的需求或者无理取闹都是正常现象,这样我们的心态才会放平稳一些。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是我们大人的思维能力,无法按照我们大人们的思想去做每一件事情。
第二,我们不要急于去解决孩子的情绪或者问题,在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也需要时间好好舒缓一口气,理智面对当前问题。当看到孩子在玩水时,这时是最生气的时候,一般情况就是直接把孩子拽出来然后一顿痛打和大骂。这是最危险的时刻,我们的气愤冲昏了头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身上的痛和心理的阴影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抹去。这时,我们需要转移注意力,可以先去找找衣服,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等等。
第三,等待情绪平静之后,心平气和和孩子交谈,把事情过程简单告诉孩子,告诉孩子这些行为的后果,告诉孩子这些事情的正确做法。我们大人很喜欢说教,总是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那是错的,但是从来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我们要到达的目的不是告诉孩子他错了,而是告诉孩子该怎么才能做好这些事情,爸爸妈妈才不会生气,自己也玩得很开心。
一个孩子,能够带给我们很多欢乐,但是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在承受大部分的痛苦。当孩子长大之后,我们记住的永远都是那些欢声笑语,还有那些自己对孩子犯下的“错”。
如果可以,请你不要生气,孩子总会慢慢长大,生气一分钟,我们会失去60秒的幸福;你可以生气,但是请你在生气的时候不做任何事情不说任何话语,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请给孩子好好上好每一节课!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养育和陪伴一个孩子也是漫漫修行长路,愿孩子成长路上,养育了孩子,也成就了自己,育人也育己;愿父母和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珍惜此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