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朋友圈:
别高估人性,别低估生活
上周末晚上,闲来无事打开朋友圈翻看,翻了没几下,就翻到了前一天晚上的动态。
微信通讯录里有将近2000好友,屏蔽了代购微商,再刨除一些设置为仅聊天的好友,竟然一天都刷不出来几条朋友圈。
想起几个朋友很久没联系了,点开朋友圈,无一例外都是“三天可见”。
我忽然意识到,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已经渐渐淡出朋友圈了。
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
从前的朋友圈,不大但很热闹。
那里只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晒生活发牢骚。
今天天气很好,拍张照发朋友圈;吃到了好吃的店,赶忙在朋友圈推荐给大家;郁闷失落了,在圈里吐槽几句,就能得到很多好朋友的安慰。
朋友圈就像自己的一片净土,每个人都在里面单纯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慢慢地,不同的人涌了进来,朋友圈从私密的“后花园”变成了公共的“社交场”。
工作上的同事在朋友圈里尔虞我诈,几个不相熟的朋友天天阴阳怪气上演着情感伦理剧,几年前的同学分享着朋友圈社交礼仪,看了之后竟然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人多了,发动态也不得不开始思前想后。
发点和朋友聚会的照片,怕同事背后说闲话;
受了委屈想骂两句,怕影响在客户心里的形象;
生病了拍个化验单,怕别人觉得自己做作。
于是小心分组,认真屏蔽,字斟句酌,等做好这一切,已经什么都不想发了。
多说多错,算了吧。
如今的朋友圈就像个线上社会,几百双眼睛盯着你,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是不是像极了人们发朋友圈时的样子。
早在2016年,就有调查报告显示,大约36%的人想要关闭朋友圈,还有14%的人曾经关闭过朋友圈。
2019年也有报告指出,有30%的用户发原创内容朋友圈的频率降低了。
私人社交领域和公共社交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让朋友圈不再仅仅是自己的领地。
人们害怕被人误会、被人议论、被人贴标签,于是都不说心里话了。
生活不易,早已戒掉了情绪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除了长胖,其他都不容易。
工作上的焦头烂额,家里的锅碗瓢盆,一桩桩一件件,根本不给人多愁善感的机会。
孩子不会因为发个朋友圈就不哭了,钱也不会因为发朋友圈就来了,那么在朋友圈里发泄情绪,除了散发负能量,没有太多作用。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感受,都能给你恰到好处的安慰和指引,那么唯有把情绪调成静音,才不至于被它绊住脚步。
把情绪一个人默默消化掉,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最后的体面。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突然从朋友圈消失了,别担心,他可能只是长大了。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人
人这一生大约会认识27000人,但其中真正能成为至交的,可能只有两三个。
有些人忙里忙外,到头来却把这几个最重要的人弄丢了。
如今,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微信里好友多就是朋友多,朋友圈里热闹,就是人缘好。
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在朋友圈里互动,以为和每个人都很熟,却不料跟每个人都不熟。
有人算过这样一道题:
假设一个人的精力是1,分给1000个朋友,每个朋友平均只有1/1000,其实这样跟谁都无法建立深厚的感情。
太多的“朋友”,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精力,也抢夺了和最重要的人相处的机会。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把珍贵的时间留给身边最重要的人。
有人说,不发朋友圈,是因为把想说的话都私聊给了听得懂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在成熟的道路上明白了一件事:比起在朋友圈里光鲜亮丽,更重要的是把现实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想起记者问蔡康永,怎么看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蔡康永说:“我宁愿相信他们把大部分的心力拿去对付真实的生活,我会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都说与人交往最好的状态,就是过好自己,亲疏随缘。
人们都渴望被理解,但遇到知音的概率何其渺小。
学会自我消化,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让生活充实而满足,是一种修行。
人生重要的,不是朋友圈里的人设,也不是发一条动态能获得多少点赞,而是真正把自己活得有声有色。
我说:“我不发朋友圈的时候是在认真生活,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是在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