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封信,寄给你,可是,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在何方?
在网络时、电话、微信盛行的今天,你还会保留着写信的习惯吗?或者说你还有和朋友保持着书信的方式交流吗?
我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切都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化时代,书信已经在流逝地岁月里渐行渐远,甚至被很多人所遗忘。但却依然有人仍保持着这份雅致与闲情,比如陈小藤美女。
中午,在公交车上,打开微信,看到读书群里陈小藤美女问:“请问咱们群里有没有还保留着写信的习惯啊?”
说起书信,我的思绪便回到了那年那月写信的那时光里。仿佛,我正在写一封信,寄给那段光阴,又仿佛,我正在等待,那段光阴寄一封信给我,欣喜而又期待。
还记得,我的第一封信是写给我的老师,那是初中时代,语文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题目是《给老师的一封信》,我知道了写书信的基本格式,但内容却早已遗忘了。
后来,外出务工,一是因为想家,二是怕家人担心,那年月里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于是,与家人交流的唯一方式便是写信。那时候称之为“家书”,如杜甫《春望》中所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书信在那个时候显得是多么的珍贵。
再后来,去了广州,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没事喜欢买杂志看,无意间,在杂志上结识了一位笔友。通过书信交流得知,这位笔友是位老师,文笔不错,经常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随着彼此书信来往的增多,回复信件也不需要再打草稿了,感觉就像两个熟悉已久的老朋友般谈天说地。还记得,最多的一次是对方写了10页,而我居然回复了11页的内容,后来也记不清怎么就中断了联系。
再次,看群里陈小藤美女又说到:“我很喜欢写信,一直和朋友保持着书信的方式交流,现在来到了朋友所在的城市,所以想继续保持着这种书信交流,看看群里有没有有缘的喜欢写信的小伙伴互相通信啊?”
看到陈小藤美女的话,让我回想起了那个年代,怀念那段写信的日子。用精美的信纸,写上心理话,用一枚邮票,再印上邮戳,投进邮筒,之后便是幻想着对方收到信时的表情,然后便是期待对方回信以及收到信时的那种激动与喜悦的心情。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
而今,书信,却成了那个远去时代的通讯标志,是那个岁月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丰盈着那段生命的时光。
突然,想到了之前读到过的一本书《慢慢》中所述:“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林修远与沈梦露,因为婚礼仪式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所中断,后来命运阴差阳错沈梦露被船带去了金门,后转去台湾,林修远被留在了鼓浪屿。从此,两颗心,两座岛屿,咫尺天涯。”
在那个没有电话、网络的时代,仅凭着一封信,一本明信片,一张船票,抚慰着孤寂的心灵,并执著的坚守着心中爱的信念。一生就只够爱一个人,可见,这样的爱情是多么的珍贵。
又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电影中也是以信为媒介,把两个原本陌生的两个人拉扯到一起,从两人一开始的恶言以对,到后来的,相濡以沫……
我特别想写一封信,寄给远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