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第一天有些不大一样。往年开学时的轻松和新鲜感似乎让位给了某种淡淡的沉重和不安。
早上在家,我对NY说,要珍惜哦,在府学的最后一年,以后想进都进不来了。NY不以为然,说上了中学仍然想进来就可以进来——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想。
骑车穿行在胡同里,我对NY说,这一年,要想清楚自己的任务啊。NY坐在自行车后面,轻轻地嗯了一声。
六年级的小学生,要面临着什么样的任务呢?
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小六生面临的,难道是“小考”(小升初考试)?如果真有这么一种统一的考试倒好了,而事实上没有,但教育培训机构小学课程的火爆告诉你一个明白无误的事实:有!
无中生有——麻烦、困惑、焦虑都源于此。
面对无奈的现实,有些怀念我的学生生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读研,哪一步不是顺其自然,不是凭自己的自觉努力,何曾有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之外的东西要学习,何曾需要家长付出大把的补习费用——而且还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现在不同了,在教育部钦定的数学教材之外,还有在我看来属于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奥数的存在;语文和英语也不好对付,需要你在小学学完初中的内容,在初中学完高中的内容,甚至更远。你如果按部就班,就是落后,眼看着就要输在起跑线上,成为时代的弃儿、同龄人中的loser。
作为通过考试成绩改变命运扎根北京的父母,作为小学5年在校学习轻松成绩优异的NY的父母,身处这种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的氛围之中,难以淡定、别无选择,只能顺应潮流。就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虽然多数不喜欢开学,但面对园长甜腻腻的提问——“过了一个暑假,你们想幼儿园、想老师、想同学了吗?”却都只能整齐划一地大声回答——想!
NY5年级下学期才开始接触奥数,虽然经过两次阶段性考试,已经从所在培训机构的班级(共19人)第五进步到第一(得到通知可以升班),但是,因为欠下了好几年的旧帐,许多知识点仍不掌握,因此NY妈妈决定给她报一对一课程,20次课的费用令人咋舌。在机构的英语水平初测中得了比较好的分数,但6年级已经不招新生了,只能报5年级的班。在开学前的这一两天,领导对我消极态度的批评,补习班时间、地点、老师的选择,与现有兴趣班(钢琴、美术)的协调,一度让人心灰意冷、神经紧张、心跳紊乱!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吧,套句烂大街的尼采的句子:凡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学奥数打点基础,千万别像她爹,一上高中就在数学上栽跟头;英语多往前学一些,提高点听说能力,至少下次出国不再被小尚鄙视。
9月1日,吃完晚饭,在《开学第一课》播出之前,领导叫上NY一起看日本电影《垫底辣妹》,讲的是学业只相当于小学4年级水平的高中女生,在妈妈的鼓励下,在补习班老师的帮助下,一年时间内考上名校的故事。我只能感佩于领导的英明和苦心,在女主人公逆袭成功、领导泪眼婆娑之时恭敬地递上纸巾。
开学第一天,我照例背上相机给NY拍照,虽然她只给了我不到30秒的时间,但我还是在胡同里和学校门前给她留下几张清晰的影像。晚上,NY一同学的妈妈转发链接给我,我才知道,技高一筹的北京青年报记者居然在短短的几秒钟里抓拍下了我给NY拍照的镜头。虽然说明文字与事实正相反,但仍然要给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