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牛虻》
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著名女作家。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作者受到身边革命者精神的影响写成。
主要人物:亚瑟(牛虻),蒙太尼里神父,詹玛
故事背景: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名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无数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这项事业。
主要内容:主人公亚瑟出生在一个意大利富商的家庭,名义上是富商和后妻所生,但是实际上是后妻和蒙太尼里神父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到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到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亚瑟一直都不知道,一直崇敬蒙太尼里的渊博学识。他的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
蒙太尼里发现亚瑟的活动后,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做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
蒙太尼里被调走当主教,警方的密探卡迪接替了蒙太尼里的位置。亚瑟在卡迪的诱骗下,在忏悔的时候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导致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被捕后,詹玛觉得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亚瑟痛恨自己年幼无知,对卡迪竟然出卖自己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太尼里是自己的身父,觉得最尊敬的人欺骗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非常痛苦不堪。
最后他伪造了自杀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在南美洲,熬过了十三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这13年,牛虻过的有多么辛苦,活下来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念)。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能文能武的牛虻了,文笔犀利,长相可怕,拖着受伤的腿,带着一个风情万种的吉普赛女人。成了一名坚定不移的革命者。
牛虻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包围,为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不幸被捕。蒙太尼里知道了牛虻就是亚瑟后,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位置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诉说自己悲惨的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和儿子之间做出抉择,但是最终,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最终,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在亚瑟被枪决之后,他也痛苦的精神失常,死于非命。
亚瑟的爱情: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詹玛,悄悄的爱上了她。
牛虻一生挚爱是詹玛,年少因为误解,告密,牛虻出走到南美洲,13年后,回来时,詹玛却认不出他。光荣就义后,詹玛收到了亚瑟的遗书,才得以知道真相。
信仰:亚瑟和蒙太尼里神父,最终因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而分道扬镳。神父的信仰是上帝,最后自己在儿子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导致自己非常痛苦。亚瑟的信仰是革命,当信仰要用人的需要用人的鲜血和生命来证明时,这个信仰已经变了。
《牛虻》中的基督教,上帝变了,变得跟人一样自私,贪婪,压迫和剥削人民。蒙太尼里最后说:这种拯救是以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其代价高于红宝石,是用鲜血换来的。上帝在这里变成了刽子手,不信仰的人,都该处罚。信仰如果丧失了本质,那么他就会坠入无尽的黑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信仰。愿你我都能像牛虻一样守护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