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与互联网基本毫无交集的情况下,我在去年暑期,为了锻炼一下自己,就在网上针对性的投了一些关于运营方面的岗位。期初对互联网运营这个岗位的界定其实是很模糊的,什么是运营?它在公司的内部到底是怎样的界定以及它主要的工作内容和面向群体等等一些列问题都在我脑海中浮现。带着这些问题,变半只脚踏进了这个岗位。
运营初体验
当时的公司是一家B轮互联网旅游创业公司,岗位是运营助理,主要负责平台上面一些产品的预定和供应商联络,确保产品供应充足。公司给我的整体感觉非常的年轻,很多岗位要做的不仅仅是分内的事情,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做一些跟自己不是那么相关的工作,所以这是一个可以学习到很多的岗位。比如我这个部门里,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有时候还需要做一些客服的工作,比如邮件或电话联系消费者告知票务情况,但其实这个是客服部门需要做的事情。在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运营助理是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工作,因为确实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巧,一种替代性很强的岗位。抱着这份心情完成了我的第一份实习和对运营的初体验。
运营了解
直到后来开始学习老黄的P1运营课程和那本《运营之光》2.0,才算是对运营这个人人理解都不一样的岗位有一个基本面的了解。在一个大的运营范畴内,不管什么运营,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人为干预来完成你的目标。例如我之前的岗位,我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列手段让客人能顺利的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到他们购买的产品,无论是跟供应商联系产品的发货,又或者是帮客人更改产品使用时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产品来进行了,所以我更偏向于理解之前的岗位为产品运营。然而在大的运营框架下,其实又分了很多子框架,例如活动运营,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等等岗位。他们负责的板块不同,分工自然也就各司其职。所以,想要做运营的同学,其实应该再挖掘一下想要做什么类型的运营,每个运营岗位的职能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人说我想从商,那具体从事商业的哪个部分其实也是需要思考的。
运营发展
当选择好岗位以后,随着工作时间的磨炼和思维的进步,还有一两年的不断尝试和自我纠正,我认为差不多就能确定好自己最适合的某个运营岗位了。这个时候想要继续往上发展,就需要一个更宏观的思维框架,强化自身的软技能与硬实力来提升自己。把这个思维运用到我之前的实习岗位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通过对每一款旅游产品的深度理解,可以得出用户购买使用的时间点和年龄段,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什么时间增加库存,在什么时间减少库存来帮助公司更好的经营产品。又或者说通过对时间点的把控,在特定时间与新媒体运营的同事沟通做一个产品推广的活动,来拉升产品整体数据实现更好的盈利。这个时候需要具备的就是更强的沟通能力(软技能)和对产品的嗅觉(硬实力)还有未来的预期判断(经验累积)。至少到了这个阶段,我才可以拥有不被随时替换的自信和能力。接下来的发展就会设计到更多的跨部门沟通和产品拓展方向,甚至是某些广告的投放方案等等一些列围绕着产品来进来的运营。其实想想这个岗位需要的挑战也非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也很多,主要在于我怎么去定义这个职位。对一两个技能的专精是这工作一两年后需要具备的硬实力,例如文案写作,活动策划,又或者是产品的规划和发展方向。这个时间点也是可以站住脚的阶段。如果想继续往下发展,我认为需要的更多的是软技能,你的写作,沟通,演讲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这个时候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对岗位和业务要求更加专精来完善自身的实力。
总结
运营是一个大学问,不懂的认为它什么都要做,懂的人认为做好它要学会专精。其实很多行业都会有这样的迷惑,但是我相信在这个时代,只要肯了解,肯学习,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想要真正做好运营这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了解它并不难。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框架和思维,才能在这个多变的时代立足下去,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始终相信喜欢才能长久。